正文

二.动机好,未必结果好(1)

亲爱的孔子老师 作者:吴甘霖


鲁国颁布了一项政令:凡能赎回在其他国家做奴隶的鲁国人者,不仅可以从国库里拿回赎金,还可以得到一笔赏金。我一次赎回了15个在卫国当奴仆的鲁国人,却没有领取赎金和赏金。

本来我认为自己这是在实践老师所倡导的“仁”,但老师却批评了我……

我正为老师对“老木”曾参的批评而暗自开心,真没想到:过不久,同样的命运也落到我身上——

我竟然也被老师关到门外了!

这件事,在同学中引起的的轰动,比起“曾参事件”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要知道:曾参只是个新生,而我却是追随老师十多年的“明星学生”啊!

不仅如此,曾参挨批,是由于他太死板了。而我,恰恰是同学中被公认为最灵活的人之一。

而最最难以理解的是,我的被罚,竟然是因为做了一件谁都认为正确的“好事”!

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鲁国的国君沉湎于酒色,导致大权旁落。几位执政大臣又争权夺利,使得原本强大的国家日渐贫弱。周围的齐国、吴国和晋国便趁火打劫,或者强占鲁国的土地,或者掳掠鲁国的人口、牲畜。当时,被掳走沦为别国奴隶的鲁国百姓很多。

这样的事,不仅激起国内极大的民愤,在国外,也大大损害了鲁国的形象。于是,鲁国国君颁布了一项政令:

凡有人能够赎回在其他国家做奴隶的鲁国人,不仅可以从国库里拿回赎金,还可以得到一笔赏金。

在老师的学生中,穷苦的大有人在,而我恰恰相反,从小跟随父亲做生意,20来岁成为老师的学生后,我不仅已经有了七八年的从商经历,更有了一定的金钱积累。加上我在跟随老师上课的同时,经常有机会从商,所以钱对我而言,根本不算什么问题。

当我看到鲁国这项政策后,我家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一次在卫国,我发现了15个在卫国当奴仆的鲁国人,便一次他他们赎出并带回鲁国了

那些被我赎出来的奴隶和他们的家人都对我感恩戴德,我也很高兴。

多日的奔波让我备感劳累。回到鲁国的那天晚上,正准备早点休息,门却被敲开了。

原来,我赎回的那些奴隶,已经向主管这件事情的部门做了汇报。负责此事的大夫正愁没人带头,非常高兴,立刻请示国君,当晚便将钱送到我家里来了,还准备大力宣传,将我树成典型。

我没有接受那些赏钱,也不同意树典型的做法,对他们说:

“我一直经商,经济上比较宽裕,有能力做这件事情,能为国家省一点就省一点吧!而且我的老师经常教育我们,做事要以仁义为先。”

他们听了,都露出敬佩的神情,说:

“不愧是孔子先生的弟子啊!境界就是和别人不一样。”

听了他们的话,我不免有些得意,想到此举为老师增了光,于是心中格外高兴。

第二天,我睡了个懒觉,快到中午时,才一边吹着口哨,一边悠哉游哉地往学校赶。

一路上,春光明媚,杂花耀眼,黄莺乱鸣。

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我竟然也吃了闭门羹!

门里面一位新来的小师弟对我说:

“你是子贡师兄吧,老师特意叮嘱:让你在门外好好反思一下在赎人这件事上到底哪里做错了。”

我一时愣住了,想不到当初“老木”曾参被关在门外的丢人经历,竟然会在我子贡身上重演。

更让我想不通的是,赎人的事,怎么会错呢?

直到一会下课,才有人打开大门,让我进去。

见到了老师,我请他指点自己错在了哪里,老师却让我先谈谈自己的看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