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本砍向中国的“一把快刀”(3)

激荡中国海:最后的海洋与迟到的觉醒 作者:王佩云


那时不少沿江、沿海的督抚长期打着造舰船和枪炮的幌子,不断伸手找朝廷要银子,而舰船和枪炮迟迟造不出来,即使造出一些质量也很差,银子往往不翼而飞,成了一笔笔糊涂账。只有老百姓看得明白,那些官员逛窑子,包二奶,养一大堆小老婆,或在外国银行存巨款,回老家建造豪华阳宅和阴宅,实际很多都来自造舰船、造枪炮的银子。平民百姓将这些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一些笔杆子也在市井或官场小说中尽情披露这些猫腻,构成了晚清社会舆情的一道特别风景线。光绪十一年( 1885年 ),慈禧有这样一个朱批:"筹办海防二十余年迄无成效,即福建所造各船亦不合用,所谓自强者安在?此次请造钢甲兵船三号著准,其拨款兴办,惟工繁费巨,该大臣等当实力坐催,毋得草率偷减仍至有名无实。"老佛爷往日冲天一怒,不知杀过多少人,而在这群吞噬海军建设经费的大小贪官面前,却显得无可奈何,用的是近乎央求的口吻。

而这个时期的日本,正紧咬大清国的国力和军力拼命赶超。1880年日本参谋本部长山县有朋向明治天皇进呈中国军队调查报告,清政府正在改革军制,如果仿效欧洲,则平时可征兵425万,战时可达850万人之多。他郑重提出:"邻邦之兵备愈强,则本邦之兵备亦更不可懈。"他们使出各种招数,包括近代工业发展的军国主义化,大量从西方国家进口机器,设立"精炼所"、"机械所",建立反射炉、造船厂。1864年研制出西式大炮,并于次年制造出日本第一艘新式轮船,还有枪支弹药、地雷、鱼雷、刀剑等。该国甚至策划通过战争疯狂掠夺朝鲜和中国资源,以实现其短、平、快的资金积累。按照日本当时一位上层人物所说,"在交易上输给俄、美的东西,将从朝鲜、满洲的土地上取得补偿",以"乘机积蓄国力"。1890年,大清北洋海军2000吨位以上的战舰有7艘,排水量共万多吨;而日本海军2000吨位以上的战舰仅5艘,排水量共万吨。到了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万名常备兵和23万预备兵的陆军,以及排水量万吨的海军,超过了北洋水师的实力。

光绪十二年( 1886年 ),李鸿章命令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水师主力赴朝鲜釜山、元山、永兴湾等处操练,并巡查洋面。不久,李鸿章又派吴大澄等勘定吉林东部国界,命丁汝昌率舰队至海参崴接应,然后转赴日本长崎进船坞保养,给了日本一个近距离观察中国海军编队的机会。中国舰队到达日本长崎的第一天,几艘舰船巨大的船身,威严的火炮,在阳光下无比耀眼,呼啦啦引来不少日本人在岸边围观,大多流露出艳羡和嫉妒的目光。不久,夕阳西下,中国拖着长辫子的水兵冲完澡,有人竟将湿淋淋的大裤衩子和长衫、短褂晾到主炮的炮筒上。日本时任横次贺镇守府参谋长的东乡平八郎将这些看在眼里,先是一愣:"主炮乃军舰之魂,怎能如此亵渎?"随后莞尔一笑:"中国海军可一举击灭矣!"

果然不出所料,日本与中国"一赌国运"的甲午海战,中国水师遭受了几乎是全军覆灭的惨败。这场海战给今日中国留下的,只有以邓世昌为代表的一批英烈殉国的悲情故事,增添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屈辱和遗恨。有首《 樱花歌 》云:"承平以来二百年,不闻鼙鼓闻管弦。呼作花王齐下拜,至夸神国尊如天。芙蓉毒雾海漫漫,我自闭关眠不动。一朝枪舶炮声来,惊破看花众人梦。"好一出"游园惊梦",让中国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