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孩子会树大自直(10)

我身边的家庭教育故事 作者:杨杰


四、不代劳。我摇头叹息的时候,其实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等到我带曼曼画沙画,才清晰地感觉到内心涌动着“过剩”的责任感,要是任由这力量横行,估计也是送货上门、唠叨责备的主儿。既然好心常常办坏事,干脆该放手时就放手。当个甩手掌柜的,不是皆大欢喜?

9.催出来的慢性子

一凡是一个朋友家的孩子,9岁,读四年级,第一次见到他,感觉他很乖,也很安静。后来和他妈妈聊天,也是一堆苦恼。这个孩子很爱看书,成绩也不错,但就是磨蹭,做作业的时候,中间容易分神,会停下来玩。如果说好全家一起出门,催促他无数次都无动于衷,直到大人开门下楼,他才匆忙去穿鞋穿袜子,嚷着让爸爸妈妈等他。因这个孩子凡事磨蹭,所以家里催促声不绝于耳,实在不行就动手去拉他。

一凡的妈妈问我有什么好的招数,我又忍不住披挂上阵,当了一回“狗头军师”。我和孩子的妈妈主要通过网络沟通,两个人的聊天记录有几万字,对每个细节都详加考虑。

我隐约感觉,其实孩子未必如妈妈描述的那样,比如她给我举了个例子,去年她们夫妻同时出差,家里只有孩子一个人,那几天孩子自己起床吃早点上学,晚上在托管那里吃完饭自己回家,整个一周都安排的井井有条。妈妈走的时候要求的事情,孩子都非常用心地记,每天按照妈妈说的做。一个八岁的孩子能独自生活一周,是挺了不起的事情,没有人在旁边催,他不是也能完成得很好吗?

于是,我就给妈妈“布置”了一个作业: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只观察,不催促,记录孩子做每件事情的起止时间。在妈妈给我的记录中,孩子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做了9道题,写了一页练字,还做了一页语文辅导卷和数学辅导卷。孩子中间没有休息,每做完一项,在桌子前玩点小玩意,只是还存在写写停停、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这份记录出来,妈妈自己也认识到,好像孩子做得还不算慢。至于“只观察,不催促”,孩子的妈妈没有完全做到,她说到后来还是忍不住提醒、催促孩子。

我感觉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在父母身上,为了印证这个猜测,我提出要到她家里坐一坐,观察一下孩子和父母的互动方式。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去了她们家里,一凡和妈妈到外面接我,顺便在小区里买了个西瓜,妈妈让一凡提着,在这段不足百米的路上,妈妈提醒了他三四次,建议孩子用手托着西瓜,别摔了。在她家里,我们就是闲聊。我发现孩子真不是一般的爱看书,他看得非常投入,津津有味的样子。我们的话题自然也就转移到孩子的学习和阅读方面,先是说了孩子喜欢看什么书,妈妈让一凡带我看看他的书架。他就找他的书给我看,种类还挺多,自然、地理、历史、故事、悬疑方面的都有。我看完还给他,他放在书架上,妈妈在旁边告诉他摆放的方法。孩子似乎对我们的闲聊也蛮感兴趣,他就边看边听,妈妈又提醒他不要低头,不要在床上看书,一凡先是仿佛没听见,妈妈催了几次以后,他干脆坐到被子上。妈妈试图把他从被子上催到书桌前,直到我走这个要求都没有达成,难怪妈妈有挫败感。

我对孩子这么爱阅读很感兴趣,妈妈就介绍怎么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还真是个简单实用的办法。她说孩子不认字的时候,天天给他讲故事,再大一点,就放讲故事的磁带给他听。一凡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认识了不少字,对文字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比如走在街上,看见卖馒头的柜子,就问妈妈那上面的字是不是馒头,原来,他认识“头”,因而猜测前一个字是“馒”。他认识了一些字,赶上妈妈没空讲故事,他就自己去看,越看越有趣,就养成了爱阅读的习惯。据说孩子的作文几乎次次是范文,还得过什么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