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我想起对自己要做一个完整个体的承诺,要当一个别人可以信任与关怀的人。于是我回复了一封像这样的电子邮件:
小潘:
我想你误寄了这封电子邮件给我。我知道你目前一定有很多压力,因此我的要求可能来得不是时候。汤姆与麦克的确需要这些资讯,我并不是要哗众取宠,只是想让他们的要求获得处理,而且我知道你是这些信息的最佳来源。希望可以在你方便的时间,我们抽空讨论如何取得这些数据。
由衷感谢。
琳妮
按下“发送”的时候,我紧张得要命。这样的回复感觉挺奇怪的,但我知道自己如果站在她的立场(我确实是站在她的立场想) ,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响应来回复。
不出5分钟,她找上门来,脸上堆满歉意与尴尬:“琳妮,我感到非常抱歉。我不该发这样的信件。我的确有很多事情赶着要完成,没有把压力处理好。对于这件事情,我非常非 常抱歉。”
“没关系啦,”我这么回应:“我真的了解,相信我,我自己也曾经历这种情况。”我们聊了好一会儿,从那天起,我们的关系变得更亲密了。虽然我们在工作上不常有密切的配合,但是一旦有机会合作,我们对彼此都会有对等的尊重与欣赏。我上了非常充实的一课。
这段互动提醒了我,难相处的人并不想让自己变得这么难搞。当我们选择不那么容易受到冒犯、愿意花时间去理解对方,或给予他人时间反省时,就能开启各式各样的心门,建立彼此间的尊重与信赖。
我告诉各位这个故事,并不是暗示自己是职场上那种善解人意的天使。这是一个彻头彻尾正面的实例,不过糟糕的是,我过去有太多次都不是以这种态度响应。其实有很多年的时间,我受创的程度远超过我的想象。
我个人迈向个体完整的旅程,要从大三那年说起。当时刚满21岁的我,对体重懊恼不已,努力想要减重。我在大一开学时达到了“新生十全十美”,也就是开学前10个星期体重增加了10磅。接下来的两年又添了10磅,对于热爱穿着打扮与时尚流行的我来说,拼命减重却毫无成效,实在令人既恼火又泄气。
每天晚上卸完妆后,我都会站在镜子前面,看着两行眼泪从脸颊潸潸滑落。我的脸颊与脖子的上半部满是粉刺,看了好几个皮肤科医生,尝试了各种可能的疗法,情况就是不见改善。此时我只觉得自己又肥又丑。
就在这种痛苦交加的情况下,大三那年我获选担任宿舍辅导员。这是一个可以实现个人抱负的角色,但却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成天以泪洗面,越来越觉得无法胜任这个职务。我当时认为,一定要优秀、杰出又美丽,才能成为宿舍所有女生的榜样,才能成为一个好学生、真正的好朋友、忠实的女儿与姐妹,这样的压力如影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