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0日,晚上10点33分。
我对着电脑正在工作,突然想到要参加东京马拉松。并没有特别的理由。并不是因为喜欢跑步。我自己也为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唐突的希求而感到困惑。
我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报名。但是,就像喝水时拧开水龙头一样(译者注:日本的自来水是可以直接喝的),我在搜索引擎里输入“东京马拉松”。敲回车键的声音响彻全屋。
我打开首页。直接点击了写着“报名”的超链接。
“原来如此。似乎要抽签。好像在网上就能够直接报名。”
我毫不犹豫地在申请表中输入自己的个人信息。据说去年的抽签概率是八比一。客观地想想看,中签的概率确实很低。但是我认为,想跑东京马拉松是神明给我的指示,所以自己一定能够中签。
乐天派的我抱着这种没有根据的自信,自鸣得意地按下了“(我)接受以上规则并报名”的按钮。
从东京马拉松这个词浮现在我脑中到报名结束总共也就3分钟的事情。
之后我就有了一种已经跑完42公里的充实感。话题到此并没有结束。因为报名参加抽签让我感觉很充实,我就想把这件事告诉其他人。于是我立刻给几个朋友转发了“感谢您参加报名”的邮件。当然,因为太过兴奋,我还加了一句话,这自然是不用说的了。
“我报名参加了东京马拉松。你要不要一块儿跑?”
38分钟后,我收到了邮件。内容并不是“那么,我也去参加吧”,而是“我也报名了”。
接连收到的回信都是说,自己想都没想就报名了。
然后,第二天,我又很自然地在公司每天早晨的例会上再次宣扬了报名的事。并且在遇到一个人的时候就劝说“怎么样,参加吗?”我开始得意洋洋地讲述参加东京马拉松的意义。
既然开始跑马拉松,就得练习。我这十几年,几乎都没有跑步锻炼什么的,也就没有装备。于是我立刻在网上搜索、购买了职业运动员穿着的那种非常贴身的运动短裤、T-恤衫等配套装备。我一边想着“这样,腹部的赘肉一定会消失的”,一边暗自微笑。我于是就在附近的公园开始慢跑了。在回来的路上又发生了一件事。
我住的小区叫做LOCAL CITY。我在陈旧的公告栏里发现一张海报,似乎是市里要办马拉松大赛,时间就在几个月后。我回到家后,在网上搜索到那个马拉松大赛,但是不知道在哪儿报名。这让我觉得“必须在市政府大楼的办公时间内打电话”才能知道报名方式,所以我推迟了报名。
在那之后又过了1个半月,比赛日期临近了。于是尽管我认为报名很困难却还是坐了下来,给市政府打电话询问。结果他们却说“请在网上报名”,并且告诉了我报名的网址。
我访问了那个网址之后,发现它就是我以前访问过的那一个。找不到报名页面,是因为即使点击指定的链接,出来的却是整个市政府的页面,也不知道马拉松大赛的信息在哪儿。也就是说不论在现实空间还是在虚拟空间,我都被踢皮球了。我终于挖出了报名表格,报完名以后,已经花了10分钟了。对于我来说,那10分钟就像永恒那么久。
但是,这个马拉松大赛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不需要抽签,即使是临近开赛日期,依然可以报名参加。
我被这落差给惊呆了。
要做的事情是一样的。只要跑步。
但是,报名时的满足感完全不同。报名参加市里的马拉松这件事,我谁也没告诉。
从这次的体验中我发现了一件事:我不想参加马拉松大赛。
如果想参加马拉松大赛的话,应该是在搜索引擎里输入“马拉松大赛”。但是我完全没有想过要输入“马拉松大赛”。
我想参加的是“东京马拉松”。除去东京马拉松,我也不想参加当地的马拉松大赛,我想参加的会是檀香山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