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三谷一马记
本文是译者茂吕美耶女士追叙台湾地区的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引进《半七捕物帐》时的一段插曲,前尘往事,历历如在目前。2005年间,随着三谷一马先生的病逝,这套具有浓厚江户风情的珍贵插图,从此遂成绝响。
三谷一马到底是何方人物?高龄九十四的他,是日本目前唯一的江户风俗画家。很早以前,我就成为他的画迷了。他是《半七捕物帐》青蛙房版的插画家,当初正因为这套书,他才开始钻研江户风俗方面的画。因此,当我着手策划远流版《半七捕物帐》时,便非常企盼能收入三谷先生的画作。
两趟拜访住在世田谷区豪德寺附近的老先生,第一趟便把事情谈成了。事前,几次跟老先生儿子以传真、电话商讨时,我便感觉必须同台湾方面的负责编辑一起亲自去谈,否则,对方无法信任我们。主要原因在于,此次商谈标的是画作,而非文章,我又不懂印刷上的技术问题,所以,谈来谈去,彼此的关心点无法完全聚焦。合约内容,也不是我能擅自下判断的。毕竟,这是一次崭新尝试,最终的风险成败,都必须由出版社方面担当。
远流总经理果然大方,马上派人飞来进行洽商。十天的出差日程,当然不仅同三谷老先生会面,还必须拜访多方面的日本作家。这回的日本之行,对比远流来说,应该算是大功告成。
第一次拜访老画家时,同席的还有两位“中央公论新社”的资深主编与副部长,据说是画家儿子请他们过来一起洽谈。或许,是请他们来判断我们值得信任与否吧。由于聊得太愉快,竟然超过预定时间,整整谈了三个小时。
老画家非常健康,也极为风趣。最令我惊奇的是,他的上颚,竟然还有五颗自己的牙齿!下颚没看清楚,或许还留有门牙。而且,没有听力障碍,不戴助听器,也清楚我们到底在聊些什么。画家儿子说,老爹以前每天定时出门散步时,附近邻居都会说“江户走来了”。的确,一头白发与和服,再套上木屐,嘎哒嘎哒走在路上,真的是一副“江户在走路”的样子。
每次告辞时,老画家都特地起身,送我们到玄关前,笑嘻嘻地说:“再来玩啊,再来玩啊。”无论住居格式,或待客作风,都是典型的江户仔气质。但老画家不是江户仔,怎么会令人有这种感觉?画家儿子滔滔不绝,原来老画家出生于四国香川县的职人家庭,所以自己本身虽在东京住得很久,还是摆脱不了职人气质。也难怪我会感觉他是江户仔,通常三代都生于东京的正统江户仔,也是职人气质居多。而看老画家的画,要说他是一般的那种莫名其妙的艺术家,不如说他是职人画家。
这次我担任冈本绮堂作品的策划、监修、翻译,做起来极为起劲。除了一偿将冈本阿公的作品引进中文世界的夙愿,还可随心所欲添加附录,为读者说明江户的种种。这种工作,会让人上瘾。
最大难关既已突破,剩下的,就是笔直往前走了。画家儿子于事后在电话中说:“茂吕桑,我们都感觉到你的热情了。你对老爹的画的热情,真的不是临时抱佛脚培养出来的,而是以前开始就是老爹的画迷。这从你的谈话可以感觉出来,连“中央公论社”的人也感觉到了。所以我们这次的合作,绝对没什么生意上的利害关系。”
是的,我知道。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是光靠传真或电话便可以成立,必须面对面彼此发散且接受对方的身体语言,才能开通交流渠道。所以,三谷阿公,我会尽全力做好《半七捕物帐》。请您拭目以待。千万要保重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