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做久篇(18)

资本的雪球 作者:吕波


曾经在竞争中取胜的微软,也不是时代的常胜军。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以GOOGLE为代表的搜索专家一下子又抓住了商机,并迅速成长为新时代的先锋,这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不进是退,慢进也是退。这是IBM从盛到衰的启示。

谁顺应潮流,谁就有可能继续存活;谁抢先商机半步,谁就有可能发展壮大。这是微软和GOOGLE从弱到强的启示。

杜邦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不断进行创新,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冒着风险进取,在它的王国内,始终保持占领市场先机的位置。

“最大”情结是毒药

纵观华源13年的发展史,“做中国航母”,“做中国最大”,这几个字眼,几乎贯穿了华源的全部历程。正是这几个字,从一定意义上成就了华源,也毁掉了华源。做大的情结是华源的主要情结,是华源的迷茫之结,也是华源的衰败之结。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杜邦也是大开大合,特别是对医药的进入与退出,简直就是坐了一趟过山车。杜邦为什么在刚进入医药才3年,就要剥离呢?通过上面的财务分析,我们知道,杜邦退出医药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提高每股的收益率。杜邦在剥离医药业务后,每股净利润增长了107%。国外的上市公司都非常注重公众形象,并承诺给股东以最大的利润回报。因此,在国外投资者和经营者的眼中,他们也关注最大,但关注的是投资回报率最大,而不是规模最大。在他们看来,投资回报率最大化,很容易吸引投资,从而很快就可以把规模最大化。企业真正难做的并不是规模,而是效率和利润。

与杜邦不同,华源在急于做成中国第一的过程中,在大手笔的并购中,从来没出现过大手笔的利润。以华源制药为例,华源收购的医药企业中,背景驳杂,领域宽广,华源在多行业的操作中,整个高层显得外行,就像当年进军日化一样,进入时大张旗鼓,但很快就偃旗息鼓。华源医药曾经把中成药、保健药品、维生素C等作为一时的主打方向,但都因短期难获回报而放弃。不能持之以恒将意味着最后一事无成,华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不断沉沦。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华源制药旗下的龙头企业本溪三药,在华源控股下,其五年多的迷茫经历,集中反映了华源在战略决策和管理整合上的先天不足。

本溪三药前身系国有企业本溪第三制药厂,是国内唯一一家系列中成药的专门生产厂。2001年9月,华源制药与本溪市共同重组本溪三药。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华源制药投资9 000万元,持股60%。从财务报表上看,2002年、2003年和2004年,本溪三药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7?10%、6?94%和2?45%。但实际的数据却显示:从2001~2004年,本溪三药在3年内新增近1亿元负债,这样华源初期投入的9 000万元现金不仅亏损,而且还拖欠销售人员提成近1 000万元。在2003年,中央制定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本溪政府将所获5 000万元国债资金批给了本溪三药,但遗憾的是,这5 000万元资金的注入,并没有给药厂带来转机。

2005年7月,因本溪三药连年亏损,华源制药决定向北药集团转让其全部股份。华源从此逐步退出了中药产业。

让华源感到无奈的是,华源从2001年开始,在本溪三药累计投入了1.5亿元,期间却没有获得一分钱的分红,华源唯一的收获是在转让时,获得了1.7亿元的转让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