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创美好生活”到“创造科学奇迹”,无论是开创还是创造,都带有“创”字。创新为魂,创新为首,旗帜鲜明,步伐坚定。杜邦每年研发工作的预算达到了销售额的5%,大量的投资被用于永无止境的研发中,特别是投资回报率极高的基础科研中。曾经被杜邦公司首先发明、控制、有重大意义的化学工业新产品有:以耐用性著称而引发油漆技术革命的Duco漆(1920年)、为合成纤维工业奠定基础的Rayon人造丝(1921年)、氟利昂(1931年)、首例合成橡胶Neoprene(氯丁胶,1937年)、尼龙和特弗龙(Teflon,1938年)、涤纶聚酯纤维(1950年)、莱卡(Lycra)弹性纤维(1959年)、比钢铁还坚硬5倍的凯芙拉(Kevlar)聚芳酰胺纤维(1980年)、专用于地毯的防污纤维Stainmaster(1986年)等。目前,杜邦通过对生物技术的基础性应用研究,进一步扩展了公司在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传统技术平台,把生物学上的能力嫁接到材料学上,寻找突破性的增长点。
杜邦就是这样不断根据顾客的期望,不断进行技术和品牌创新,这是杜邦基业常青的首要秘诀。
四轮驱动助力世界级
要想成为世界级,就必须要有世界级的核心技术。我国企业的核心技术距离世界级有多远?要想了解我国企业核心技术与世界级的距离,必须先了解世界级技术是如何形成的?以著名的Bell Labs为例,它拥有24 000多名员工,其中博士2 000多名,约占10%;研发预算约占销售额的11%,并在全球17个国家设有研发机构。可见,世界级技术必须要有强大的人力和物力作支撑。下面我们主要分析华源和杜邦。
杜邦的商业研发策略是向科学化、创新、永续经营的方向发展;杜邦的事业核心是价值创新,既重视股东权益,也极力开发环境友善的产品。例如生物材料、新兴的纳米科学工程、温室气体减量产品、降低全氟辛酸铵排放量技术等。尽管杜邦目前的业务仍依赖于化学产业,但生物技术的应用却被其视为明日之星。杜邦评估其生物材料研发组合价值为30亿美元。
杜邦新的研发策略是按照“四个轮子”驱动的原则来进行的;如图1?10所示。
图1?10杜邦的研发策略
一是自我研发获得技术。仅2005年,杜邦的新产品就有1133件,新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1/3。而在五年前,这一比例就达到了22%。杜邦非常重视专利申请,在生物技术方面的美国专利仅次于加州大学位居第二。2005年,杜邦在美国的专利申请案约1800件,为2000年的两倍。
二是收购企业获得技术。杜邦通过收购来快速获得研发成果。杜邦并购Pioneer Hi-Bred International后,逐渐将营运重心由获利低的农化事业转移到了获利高的基改种子贩售。
三是交互授权获得技术。杜邦与其主要竞争对手Syngenta,频繁展开合作,以交互授权的方式创造双赢。2006年2月,交互授权农化产品。杜邦的杀虫剂和Syngenta的杀菌剂,两者实现互相授权,共同开拓市场。2006年4月,两家公司又交互授权部分种子品系与技术,杜邦授权了抗除草剂技术,而Syngenta则授权了部分抗害虫技术。两者为了谋求更进一步的合作,还协议各自出资50%,组建种子公司,以整合两家公司的玉米和大豆的基改种子资源,并且对北美甚至全世界的种子公司进行专利授权,以拓展业务,推动产业研发和应用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