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做稳篇(15)

资本的雪球 作者:吕波


总之,国外石油巨头在并购整合中所采取的策略,均表现出了目标明确、章法清晰、操作有序的特征,值得国内企业借鉴。当然,在并购整合中,企业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注重掌握被并购企业的经营主控权,将其真正纳入到公司的产业分工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公司战略;二是注重保护好能创造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技术,保护好生产制造技术的知识产权,防止核心技术的扩散;三是重视制度、文化、经营理念等方面的整合,减少并购的整合成本。

重组就是淘汰低效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世界各大石油公司兼并、重组的步伐迅猛加速。比如,1998年埃克森公司以722亿美元兼并了美孚公司,BP公司以480亿美元兼并了阿莫科公司;1999年BP阿莫科公司又以315亿美元兼并了阿科公司,道达尔、菲纳、埃尔夫的兼并也同步完成;2000年雪佛龙公司以450亿美元兼并德士古公司;2001年菲利浦斯公司兼并托斯科公司,接着又兼并了科诺科公司。

在兼并的大潮中,重组的浪潮也席卷而来。比如BP等公司加速了剥离相关业务的步伐。2004年4月,BP向市场表明了分离烯烃及其衍生物业务的意向;同年8月,壳牌与巴斯夫亦表示转让两公司合资的全球大型聚烯烃公司巴塞尔。这些巨头之所以要剥离业务,主要目的在于加强核心业务,淘汰掉低效部分,提高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比如壳牌公司在过去的几年中,将化工组团中的橡胶、树脂厂之下的14个产品业务,出售了7个。壳牌的基本策略是:要确保所进入的领域在行业内能成为先驱,如果该业务不能处于世界的前两位,则将其转让卖掉而不管其现在是否盈利。壳牌的这些决策,是基于未来5年的发展而作出的,而不仅仅是着眼于现在。在布局上,壳牌则是有退有进,它不断扩大在亚洲和中东地区的投资,而收缩其他地区的战线。壳牌产品的销售模式,也重新进行了定位,将业务重心调整为以最低的成本向工业客户供货,并且只提供大宗的化工产品。为此,壳牌不断简化生产结构,在其具有传统优势的烯烃衍生物产品系列中,如果产品从乙烯开始到成为产品,其化学反应超过了两个,壳牌就会考虑是否还有保留该业务的必要。通过这种以简单、集中和集约为原则的重组,壳牌砍掉了低效、低产和低盈利的枝干,集中资源和精力扶持保留下来的主干,使其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重组就是淘汰低效。那些没有前景、没有竞争力、与战略不相吻合的业务,无论现在看来是否盈利,都将被坚决地砍掉,这是壳牌等公司在进行业务整合时留给我们的启示。

接口越多越低效

企业在扩张的过程中必须确立高效的管理机制。管理机制的直接表现形式是组织结构的设计和项目的管控模式。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设计模式应符合简化原则。岗位好比插头,如果多一个岗位,就相当于多了一个插头,插头越多,接口越多,而接口越多,就意味着效率越低。现代组织设计模式的要求,如表2?9所示。

表2?9现代组织设计模式

名称原则备注

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和岗位数量要尽量少,以减少接口关系接口数量=n×(n-1)/2

(续)

名称原则备注

管理层级尽量减少,力求最大可能地扁平化扁平化有利于提高执行效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