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福特曾经说:“上帝与整个宇宙玩骰子,可是这些骰子是被动过手脚的。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去了解它们是如何被动手脚的,我们又应当怎么使用这些手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1897年,意大利的经济学者帕雷图在做研究时偶然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分配呈现出一种不平衡模式,大部分社会财富都流入了少数人手中。
在现实社会中,这种现象并不值得惊奇,可让帕雷图感到真正兴奋的是,这种不平衡模式将会反复出现,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都可以见到——无论是在早期英国,还是在同时代的其他国家,或是在更早的历史时期——而且这种不平衡模式具备统计学上的准确性。
帕雷图从研究中归纳出一个结论:假如20%的人口拥有了80%的财富,那么就能够预测,10%的人将会拥有大约65%的财富,而那50%的财富,由那5%的人所拥有。
在这里,重点不仅是百分比,还在于一个事实:财富分配模式是不平衡的,而且这种不平衡可以预测。
后人对他的这项发现有不同的命名,比如帕雷图定律、帕雷图法则、二八法则、二八定律、八二法则、不平衡原则、最省力法则等。
认真研究二八法则,可以从中得出有用的分析和思考方法,能够更加有效率地工作,甚至改变命运。
后来从二八法则衍生出两种方法论,一种是“二八分析法”;一种是“二八思考法”。
二八分析法是用量化、系统的方法来分析因果,即用量化方式对投入、原因、努力和产出、结果、报酬等勾画出一个精确的比例关系,将它转换为百分比数目后,就可以获取一个近似的二八关系。
运用二八分析法,必须先假设存在着二八关系,然后去搜集事实依据,再进行统计分析。这是一个实证程序,可能会推导出各种结果,即从51∶49到999∶01都会有可能,但这些结果都显示出不平衡的关系。
二八分析法非常有用,可大多数人并不是天生的分析家,就算是分析家,也不会每次需要作一个决定时都要分析资料——那样肯定会将生活弄得一团糟。假如我们想把二八法则当做日常生活的导师,这时我们需要的往往并非仔细分析,而是马上能用的方法,所以我们更加需要二八思考法。
二八思考法比起二八分析法更好用,而且速度更快。只是,当你对估计有疑问时,二八分析法就能够派上用场。
我们所讲的二八思考法是二八法则在日常生活的非量化应用。二八思考法与二八分析法相同,我们从一开始就假设,在投入与产出间有一种不平衡关系。可是,我们不需要去搜集资料来分析证实这个关系,而是大概地估计它。
为了熟练地使用二八思考法,我们一定要时常问自己:“是什么因素使20%的原因产生了80%的结果?”我们绝不要认为自己已经知道了答案,而应花一点时间去创意性地思考一下。
二八思考法应用相当广泛,这个程序不太准确,是属于直觉式的,包含了许多我们的思维方式与习惯。正因为这些思维方式与习惯,让我们设定出哪些东西是造成了生活中重要事物的原因。二八思考法使我们可以辨认出那些原因,而且加以重新运用,从而改变认识与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八思考法不要求你去搜集资料,也不用认真地测试你的假设可否成立。所以,有时候二八思考法可能会产生错误。比如说,如果你辨认出了一种关系,就认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主要的20%是什么,其实这样得到的二八关系并不见得非常准确,可是传统的思考方法更容易将你误导。
二八法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论,你应该掌握并且使用它,下面的情形建议你应用二八法则:
只在几件事情上追求完美,没有必要在每件事上都追求完美。
只做我们最擅长而且最使我们快乐的事。
当我们处在创造力巅峰,得到幸运女神眷顾时,一定要善用这珍贵的“幸运时刻”。
奖励特殊的表现,并不是赞美全面的平均努力。
寻求捷径从而达到目的,并不要求全程参与。
选择性寻找,不要事无巨细地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