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孝的精神(2)

孔子为什么这样红 作者:陈清华


 

那么,到底什么是孝呢?孔子是怎么说的呢?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

孔子论孝,首重恭敬父母。供养父母,衣食无缺之余,尤须体现“敬”的精神,才算恪尽孝道。父母如果有错,子女该怎么劝谏呢?本着一腔孝敬慕爱之心,可以劝谏,但态度要恭敬和顺,言词要委婉含蓄,让父母能够接受得了。假使父母接受不了,那就换一种方式或说法,但内心不能有一丝一毫怨怼愤怒之情。这样的话,才算恪尽孝道。就像《礼记·内则》中所说,“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

仅仅“顺”着父母,“柔声以谏”就是孝了吗?孔子的几个弟子问老师什么叫孝,老师对每个学生所说的答案都不一样。孔子教导子夏,孝养双亲,必须和颜悦色。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事奉父母时,要祥和、愉悦、“诚于中,形于外”,不能不耐烦。孝敬父母时,表面的、物质的供养不是第一位的,比物质的供养更重要的是,表现出内心的恭敬和顺之情。朱熹《论语集注》认为子夏的个性比较直率,而可能缺少温和的表情,因此孔子才针对子夏的个性与缺失,作了“色难”的提醒和叮咛。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是父母给了生命并养育成人,父母的恩德,如天高,如海深;因此,事奉双亲、孝敬父母是理所当然的事。每个月给父母寄钱,买衣服,满足物质的需求,就是孝道吗?不,那只能叫“养”,算不上“孝”。关键是有那份心——恭敬之心,即使人在外地,心和父母相连,让父母感到安慰。有空的时候,常回家看看,陪父母吃饭、聊天、散步等等,父母有病的时候,在床前照顾,这是孝。前几天在报上看到一则报道说,47岁的农民江大荣只有初中文化,岳父患肺气肿,岳母患胃出血,他买来相关医学书籍,掌握了岳父母病情的特性,然后拜师乡镇医院的医生等学习打针,成了“家庭医生”。

古人说,三折股可为良医。自己的病痛自己感受最深,怎么病的,怎么医的,怎么好的,铭记得最清楚,以后遇到类似问题也大体知道该怎么处理。江大荣自己没病,却将岳父母的病病在自己的心上,“因为爱着你的爱,所以痛着你的痛,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不是孝子当不了这样的“良医”。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孔子指点孟武伯,做子女的应该身心健康,不使父母担忧,才算尽孝。子女有了伤病,父母必然忧虑担心。如果子女的身心全无疾病伤痛之灾,而有德智体群之美,身体好,工作不错,心态又好,父母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孟武伯为人比较霸道无礼,孔子委婉含蓄地提醒他别惹事,就是行孝之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