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风随大流——从众心理
一般说来,群体成员的行为,通常具有跟从群体的倾向。当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大多数人有分歧时,会感受到一种压力,促使他趋向于与群体一致。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从众心理。
“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
从众心理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如大街上有两个人在吵架,本来不是什么大事,结果人越来越多,最后连交通也堵塞了,后面的人也纷纷停了脚步抬头向人群里观望……
从众心理对人的影响确实很大。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群体中,由于个体不愿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感到孤立,而当他的行为、态度与意见同别人一致时,却会有“没有错”的安全感。从众源于一种群体对自己的无形压力,迫使一些成员违心地产生与自己意愿相反的行为。
不同类型的人,从众行为的程度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女性从众多于男性,性格内向、自卑感的人多于外向、自信的人,文化程度低的人多于文化程度高的人,年龄小的人多于年龄大的人,社会阅历浅的人多于社会阅历丰富的人。
从众心理表现在方方面面,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中都有所表现。生活中有不少从众的人,也有一些专门利用人们从众心理来达到某种目的的人,例如某些商业广告就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把自己的商品炒热,从而达到目的。
从众心理既有积极地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从众心理可以互相激励情绪,做出勇敢之举;而消极的从众心理则很容易给自己、给他人甚至是对整个社会秩序造成干扰。
看见人多就来劲——社会助长
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于1897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让被试者在三种情况下,骑自行车完成25英里路程。第一种是单独骑自行车,第二种是有人跑步陪同,第三种是与其他骑车人同时骑行。结果表明,单独进行的情境下,被试者的平均时速是24英里;有人跑步陪同时,被试者的平均时速为31英里;而与其他骑车人同时骑行,平均时速为32.5英里。后来,特里普利特在实验条件下,要求儿童绕钓鱼线,越快越好。结果发现,大家一起绕的儿童比单独绕的儿童速度更快。
后来,更多的心理学家也观察到了这种现象的存在,于是,心理学家就把这种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而造成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叫做社会助长,也称社会促进。
之所以会出现社会助长现象,是因为人是有惰性的。当单独一个人时,就无所谓输赢、好坏,没有人看见,没有人和你比较,你就觉得怎样都可以。当出现第二个、第三个人,甚至更多人,你的感觉就大不相同,你会感到有人在看着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要在他人面前表现,于是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鼓足干劲,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
社会助长包括结伴效应和观众效应两种。结伴效应指的是,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观众效应是指,当个体从事活动时,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多少及观众的表现对其活动效率有明显的影响。
并不是任何人都容易受到社会助长心理影响的,通常来说,那些从事简单熟悉、轻而易举就能完成工作任务的人,及具备高成就动机的人群较为容易受到社会助长心理的印象。
人多也会造成困扰——社会干扰
有时,身边有别人在场,会引起我们效率的下降。这种现象叫做“社会干扰”。
关于社会干扰,心理学家皮森在1933年的实验中进行了证明。他发现,有一个旁观者在场,会减低被试有关记忆工作的效率。心理学家达施尔也提出,有观众在场时,被试者即使是做简单的乘法,通常也会出现差错。
有旁人在场时,为什么有时会产生社会助长现象,有时又会产生社会干扰现象呢?这主要与下列因素影响有关:
一是与活动的性质有关。活动的性质,如果是简单易做的,不需要紧张思维的,那么就易产生社会助长现象。反之,如果是复杂的,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要深入思考的工作,那么就容易产生社会干扰现象。这由上述的实验所证实。
二是与活动的情境有关。活动中如有重要人物在场、熟悉人物在场,就可能产生社会助长或干扰现象。其一,为了保护自尊心,希望有良好的表现给他们看;其二,激发了活动的动机,如果过高,则产生社会干扰现象,如果适中,就会产生社会助长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