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考虑住所中的空间时,我们经常会想到空间对于休息的影响。比如说,哪里是最适合思考问题的地方?我们让来到家中的朋友坐在哪里呢?而在更大的建筑中,例如在办公楼、学校、法院、政府大楼和大型购物中心,我们可能会用更多的时间来回走动。我们在这些建筑中走动的方式有可能影响我们的体验感受或者工作效率。要理解实际的空间结构会怎样影响我们的行动,就需要把目光投向可显区域之外,看一看我们的位置移动怎样影响内部空间的显现。
一些研究者关注空间的技术特性,关注这些特性如何随着我们的位置移动而改变。对于我们在上一章中所探讨的可显区域分析,他们提出了一些新的评测方法,其中一种方法称为明视度图表(visibility graph)。明视度图表是怎样得出的呢?要记住,可显区域所代表的是,从空间内部的某个位置,例如从我家的起居室/厨房,向外看到的由开放与封闭轮廓形成的所有区域。可显区域很好地定义了从空间中的一点所能看到的一切,不过要理解空间的性质如何影响我们的移动,那就需要考虑不同的可显区域之间的联系。
在我走过房间时,我能看到的可显区域会随着我的走动而发生变化。明视度图表就是利用通视的概念,以象征性的方式来表现这些变化。什么是通视呢?如果说同一个空间中的两个地点是可通视的,就意味着观察者站在其中一个地点时能够看到另外一个地点。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复杂的空间,例如位于美术馆画廊中的形状不规则的房间,在这一复杂空间中的不同各点形成了规则的网格,每一点都代表着潜在的观测位置。在每个观测位置,都有一些点是可以看到的,也有一些点是看不到的。这一空间的明视度图表就会显示出能够通视的所有的点。这种表现方法会很有趣,因为它能够显示出,我们在四处走动时对空间的感知会发生什么变化。正如可显区域能够用来标示从某一观测点所看到的空间的大小与形状,明视度图表也可以用来完成同样的事情,只不过它所标示的是,空间的外观会随着我们的移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