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户外运动好处多(6)

三岁看未来:十年亲子教育案例集萃 作者:杨多奇


尾巴的奇思妙想

想必大家对游戏“揪尾巴”并不陌生吧,这也是我们在组织亲子活动时经常会玩到的,为了锻炼宝宝们的身体灵活性与反应?力,在户外活动时,我们设计了“揪尾巴”的游戏。当我们把游戏的玩法与教育目标讲完后,游戏就开始了。

活动场景:

刚开始时,宝宝们和家长还兴高采烈地跑着追着,可是过了一会儿,我却发现大部分宝宝停止游戏,跑到旁边的大型玩具那儿玩了起来,而家长也尾随其后,眼看着游戏的人数越来越少,我也开始着急起来。就在这时一个嬉戏的场景吸引了我的注意,小军和妈妈还在意犹未尽地玩着。小军的妈妈嘴里还不时地说着:“小尾巴变变变,一变变成小鱼游。”只见小军妈妈把尾巴摆动得真像小鱼的尾巴,“一变变成小兔子”小军妈妈又?尾巴弄得短短的,并且一跳一跳的。小军兴奋地在后面跟着跳,不一会儿小军妈妈又变了,“一变变成小马车”,小军妈妈把尾巴套在身上跑。就是这么个小尾巴,小军妈妈把它变得形象生动,几种不同的玩法使得小军在不知不觉中跑了好半天。一个简单的揪尾巴的游戏,在小军妈妈的启发下,演变成了孩子感兴趣的多种玩法。我颇受感动,鼓励其他家长也效仿小军妈妈的做法,引导宝宝探索“揪尾巴”的不同玩法。有了新的思路,在家长们的奇思妙想下,小尾巴变成了许多小动物的尾巴……

这次活动出乎我们的意料,家长们的聪明才智使活动达到了高潮?针对今天的活动,我请小军的妈妈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同时鼓励其他家长谈一谈今天活动的感受。小军的妈妈说:“游戏刚开始时,小军还挺有兴趣的,但跑着跑着孩子就累了。为了激发了孩子的兴趣,我就想办法,将游戏的方法尝试着变换一下,就想到多种动物的尾巴,就会产生不同的动法和跑法。这一尝试,使我看到孩子非常有兴趣,看来我们家长在活动中需要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延长这个兴趣点才能让孩子始终参与活动。”小军妈妈的话让在座的家长很是受益,并且这样的玩法父母也可以在小区里开展。通过这次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学习和探讨,使家长?掌握了更多引导宝宝愉快参与游戏的策略、技巧和方法。

创新游戏的玩法,也就是一物多玩,使家长和教师在参与中逐渐地深入到孩子的世界里去,而通过多种玩法既促进了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又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情感,发挥了家长在亲子活动中的自主性,使家长体会到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教育者。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更好地把握家长的这种特殊身份,带动家长一起参与活动,只有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亲子活动中来,才能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跑得更长、更快、更远!

户外体育运动的价值

在每次活动时,我们发现参与活动的往留是女性——妈妈、阿姨、奶奶……使这个本来女性多的幼儿园又多了几许女人味,而家庭的另一半——爸爸却很少露面。就算偶尔出现,也只是充当“配角”,帮孩子拿着衣服和水,帮妻子拿着包,跟在后边走来走去,不说一句话。针对以上现象,我们开展了“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扮演什么角色”的系列活动,而父亲聊天室就成为我们了解父亲们的平台。在一次题为“什么是户外体育运动”的聊天室活动中,我们与几位爸爸进行了交流。

爸爸1:我们小区有各种体育器材,比如滑梯什么的,孩子有时候会过去玩玩,我觉得这个就是户外体育运动。还有周末会带孩子去动物园、植物园,这个也算户外运动吧。我觉得户外运动就是在户外跑跑玩玩。

老师:那您觉得体育运动有什么重要性呢?

爸爸1:最近看了一些书,人的大脑分左脑和右脑,左脑占10%的容量,右脑占90%的容量,现在大部分都在开发左脑,比如文字等传统认知的都是左脑控制。右脑的开发不是很够,比如情感,而这些也是成功和幸福的重要因素。我认为户外活动可以帮助孩子感知很多东西,对孩子的身体协调性、肌肉力量、身心发展都是有作用的。

老师:这位爸爸说得非常好。咱们其他家长也说说。

爸爸2:也没有什么,就是玩就行了,也不是培养运动员。比如跟着大人跑,玩沙堆,都是很好的。周末去郊外挖野菜,放风筝,冬天打雪仗,因地制宜地玩。小区的滑梯、跷跷板什么的都是体育运动。体育运动对孩子成长很重要,影响他对整个世界的认识。比如抓沙子,对沙子的形态有认识,比如游泳,对水的状态有理解,放风筝对风有感受,还有空间感等等,较早感知世界对孩子是比较好的。还有与其他小朋友一起交流沟通,不然在家里就只有老面孔。

老师:两个爸爸的共同点是,认为户外活动就是在外面玩的体育活动,不是带着目的性的活动。

爸爸3:我觉得?子不同阶段对不同运动感兴趣,一阵子对秋千感兴趣,一阵子对骑车感兴趣,没有特别的目的。现在孩子由姥姥姥爷带,没有特别有目的地进行运动,就是转转。昨天我们小区的七个孩子跟七位家长一起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看景爬山。我发现孩子对游泳比较感兴趣,想让他去学游泳,还想让他学跆拳道,培养坚韧的性格,强身健体。

老师:刚才这个爸爸提到说,孩子一段时间对秋千感兴趣,一段时间对骑车感兴趣,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呢?(开始引导话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