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废旧材料自制玩具的教育价值(4)

三岁看未来:十年亲子教育案例集萃 作者:杨多奇


大多数家长们总认为给孩子选择一些较为昂贵的玩具才能发展孩子的能力,所以当我准备了一些废旧材料制作的玩具时家长们有些惊讶,个别家长开玩笑说:“老师准备开杂货店吗?”我决定用事实来证明这个杂货店的“威力”。

活动场景:

在游戏“长大的手”中,我为孩子们提供了他们最常见的生活用品:可乐瓶、塑料手套、皮筋等物品。请孩子们看完这些物品之后,我让他们仔细观看了我的魔术:首先“魔术师”变出了一个一次性手套(就是刚才孩子们看到的塑料手套),套在了可乐瓶上,然后“魔术师”念了一句咒语用双手一捏可乐瓶,只见耷拉的小手就慢慢地鼓起来了,最后变成了一只大大的手。孩子们看到这里特别高兴,有的孩子激动地拍起了小手。魔术结束了,我就把材料发给了家长和孩子们。

家长们看到孩子们那么认真地操作,开心地玩着,拿着像个大宝贝似的不肯撒手。豆豆的家长说:“我们家孩子还是头一次玩这个呢,以前都没想过。”亮亮的妈妈说:“我们家孩子在家从来没有这么认真地玩过一样玩具,老师您真有办法。”乐乐的妈妈说:“这个活动很好,既让孩子锻炼了动手的能力又丰富了孩子的生活经验。”点点的爸爸说:“老师启发我了,我也回家找一些他能玩的东西让他去玩,又经济又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小多是个特别爱动的男孩,对身边的事物很感兴趣,他每次来到班里都会看看这摸摸那,从不参加集体活动,注意力特别不集中。但是这次的活动小多居然坐在小椅子上主动向老师要材料进行操作,这次妈妈又想帮忙时,他都把妈妈的手推到一边。做完后小多一捏可乐瓶小手就慢慢地长大了,小多拍着手笑了,还让妈妈也捏。

我告诉家长,其实很多废旧材料是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多方面能力的,比如询问孩子一次性纸杯平时用来做什么,除了用来喝水还可以做什么?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假如我们把杯子里装上泥土就可以种花,如果剪成两半插上牙签就可以变成小刺猬等等,这样就真正拓展了孩子的想象力,对纸杯这一材料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另外家长还可与孩子一起用塑料袋、报纸、一次性筷子等废旧材料制作玩具,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并且还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神奇的塑料袋

塑料袋能做玩具吗?我拿出了一个塑料袋,问宝宝们这是什么?干什么用的?宝宝们纷纷说出是塑料袋,装垃圾用的,还可以放许多好吃的东西。还有的宝宝说是降落伞,这是上一次活动给孩子们留下的经验。看来宝宝们不仅认识塑料袋,还会动用曾经的经验来定义这个塑料袋。今天我要用孩子们熟悉的这个塑料袋再来开展一个新的游戏活动。

活动场景

当我准备以魔术的形式把塑料袋变出来时,我说,如果宝宝们不坐好了,魔术师可就要生气啦,这东西就变不出来了。孩子们马上都坐好了,静静地看着我。之后我念了念咒语,然后从身后慢慢地变出了一个用塑料袋制作的小猫气球,孩子们看到后很兴奋,我拉着这个气球在教室里来回跑了跑,小猫的胡须在空中飘来飘去的,很是好看。于是我便说:这个小猫气球上有耳朵、眼睛、鼻子、嘴巴和胡须,谁愿意和老师一起做这个小猫气球呢?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迫不及待地要制作这个小猫气球。

在制作过程中我发现,很多父母指导得非常好,比在粘贴的过程中,当孩子粘贴得不够牢固时,个别家长就会指导孩子轻轻拍一拍,按一按。当孩子粘了一只眼睛就去粘鼻子时,这位母亲就说,宝宝你看如果你只有一只眼睛,就看不到这边的东西了,你现在就只给小猫贴了一只眼睛,那小猫就看不见这边来的老鼠了。宝宝听了妈妈的话,马上就把小猫的另一只眼睛也贴上去了。而另一位母亲是这样对孩子说的,宝贝你不能使劲拍打,说着这位母亲就把塑料袋拧过去,好像小猫不高兴地把头给拧过去一样,孩子看到后,就不再使劲拍打了。

不一会儿孩子们都制作完了,我就带着孩子们到户外玩小猫气球,并诉家长们可以追着孩子跑一跑,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踢一踢。欣欣的妈妈让欣欣拿着气球,妈妈在后面边追边对欣欣说,快跑呀,快跑呀,我要踩到欣欣的小猫尾巴了,母女俩玩得非常开心。歪歪和爸爸则把小猫气球当球踢,踢得不亦乐乎。

这个气球是用家中随手可得的材料做成的,孩子通过和家长一起使用废旧材料制作玩具会感受到与家长合作的快乐,还可以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制作的过程使孩子认识到塑料袋除了可以变成降落伞,还可以变成气球,还可以变成什么?我想家长们已经认识到了培养孩子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他们回家后还会制作出他的玩具来,这也正是亲子园带给家长们的指导意义。

核桃壳与小乌龟

如何将生活中常见的简易材料变成孩子们的玩具?这就需要老师具有洞察生活的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来组织活动就体现了教师在亲子活动中的教育技能如何。

今天这个活动就很有意思,核桃是孩子们都知道的食物,而乌龟也是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亲子园的老师在这个活动中就把这两种不相干的东西联系在了一起……

活动场景:

教师把装有乌龟的玻璃缸给孩子们看,然后再把乌龟拿出来让孩子们摸乌龟的壳,当然老师把乌龟的头背?着孩子们,老师还提示家长如果要让孩子摸乌龟就要这样做,以免乌龟咬到孩子。我不禁赞叹老师的细致,活动中的细节都想到了,并且还挖掘出了更多的教育因素,认识乌龟与核桃、安全教育都有了。

老师:孩子们摸一摸乌龟的壳,是不是硬硬的?壳上还有许多的花纹。我们再看一看核桃的壳,说着把半个核桃壳与乌龟放在一起,指着核桃壳说,像不像乌龟?

母亲1:宝贝这个核桃壳像不像是大乌龟生的小乌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