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学会和孩子对话(5)

三岁看未来:十年亲子教育案例集萃 作者:杨多奇


这位父亲的方法也给我们上了一课,让我也感悟到语言与动作的巧妙配合更具形象感,更符合孩子的心理要求。在喂小鸡的过程中会发生许多情节,?如父亲1给旁边的小鸡喂豆,正是这个情节使得孩子拉长了运送的路线,无形中锻炼了孩子手腕的力量。我想只要我们平时多注意挖掘那些隐藏在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就会有更睿智的办法让孩子们在情景中自然而然地学会很多现实生活中他们需要学习的东西。

我是小熊威尼的朋友

今天是亲子园每月一次的父亲聊天室活动,议题是“请举例说明您是怎样使用儿童语言教育孩子的”,父亲们都已坐好,有的还带着笔记本,看来是有备而来了。

聊天室场景:

老师:关于如何正确地使用儿童语言,我已经在咱们的活动中做过示范,现在请各位家长把自己在家是如何做的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最好是讲实际发生的小故事。

父亲1:有一天我在教儿子刷牙,我教儿子先把水喝到嘴里漱一下口,第一口孩子喝进去了。我就说,好儿子,咕噜一下吐出来。可孩子咕噜完了看了看我又咽下去了,我想了想就与孩子一起喝了口水。我说,儿子来咱俩一起咕噜。咕噜完了,我吐了,结果孩子调皮地看了我一眼。我赶紧对儿子说吐出来,可他又咽下去了。我当即就有点不高兴了,我对孩子说,儿子,咕噜时牙齿里面的许多脏东西就咕噜到水里了,你就要把水吐出来,如果咽到肚子里去,肚子就会疼。可孩子?理会我说的话,自己又喝了口水咕噜起来了,他一会儿仰着头,一会儿又看看我。我连连说对,对,好儿子可以了,吐出来吧。这时我发现他笑嘻嘻地看着我,我知道了他在等我对他咽下去的行为所产生的表情变化,他在与我游戏。当我明白了孩子的用意时,我想到了老师说的儿童语言,用孩子熟悉的事情对他进行教育才有效。我儿子最喜欢小熊威尼,于是我对孩子说,小熊威尼漱口时从来都是把水吐出来的,你要是不吐出来,小熊威尼就不与你玩了。孩子想了想就把水吐出来了。没想到就那么简单,你说我要是打了孩子,他太无辜了。孩子肯定想,我是在与你做?戏,为什么打我呢?所以用儿童语言与孩子沟通的重要性我是深有体会。

父亲2:说到漱口还真是的,我家孩子原来特别不喜欢漱口,孩子对这个天天重复的事情不理解,所以就不愿意做。上次老师带孩子们玩的刷牙游戏非常吸引孩子,尤其是小虫子闻到了小花猫牙上的香味,一个飞奔,就到了小花猫的牙上,它拿着剑铲啊铲啊,铲下甜甜的东西来,铲的花猫的牙疼得不得了。现在孩子只要不想刷牙,我们就给他讲这个故事,真的很奏效。

父亲3:我家孩子更有意思,原来也不喜欢刷牙,也是自从来亲子园参加了老师组织的刷牙活动后回家就刷了。?一天早晨起来,我还没有刷牙,看到孩子在吃早饭,我是想让孩子多吃一点,就吃了孩子的一口面包。没想到,孩子说,小虫子要铲你的牙了。当时我没明白过来,孩子他妈提醒我了,我赶紧将计就计,故意说,哎呀我的牙疼了,这个小虫子铲得我好疼啊。孩子在旁边说,赶紧漱口就不疼了。我就赶紧去漱口了,孩子一直跟着我看,当我漱完口后,我让孩子看还有没有小虫子,孩子说没有了。

儿童语言系统是要通过与周围人的语言、体态等方面的接触、交流才能得到发展,在孩子早期的语言输入中,成人不应该用孩子不理解的语言与孩子沟通。父母与孩子?间的沟通是一种情感交流,也是亲子间的理解与接受。所以父母要了解孩子在语言发展各个时期的特征,针对每一个阶段所发生的这些特征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和方法,这样家长们就不会为生活中发生的各类事情而与孩子产生“对牛弹琴”的沟通效果了。

孩子,你是“文化人”

这是一个母亲聊天室,比起父亲聊天室来说热闹多了。大概是女性的特点,面对一个问题总喜欢七嘴八舌地议论,老师刚说完议题“请举例说明您是怎样使用儿童语言教育孩子的”,母亲们就议论开了。在众多的议论中老师听到一位性格开朗的母亲说,我怎么觉得不用说那种禮童语言孩子也能懂。老师赶紧说大家静一静,我们听一听青青的妈妈讲的故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