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傅聪的浮沉(2)

解读傅雷一家 作者:叶永烈


。有些曲子,是他自己想出来的。

傅雷夫人常常来,给傅聪送来吃的东西。傅雷没来,他还在生气呢。

大约过了三个星期到一个月光景,傅雷的火气慢慢消了,托夫人传话,希望傅聪回家。傅聪呢 日子久了,气也消了,也想家。

于是,一天晚上,八九点钟光景,傅雷夫人拿了手电筒,接傅聪回去。

为了搞清这件事情,我采访了上海的小提琴家毛楚恩先生。他告诉我,那年春节傅聪和几个小朋友一起弹琴,傅雷在边上一听就觉得傅聪弹得比较差。于是等别的孩子走后,傅雷把傅聪骂了一顿。傅聪不服气,一个人跑到毛叔叔家,在他家待了一个多月才回家。这使傅雷觉得自己对傅聪的教育是否过于严厉了,觉得对不起儿子,致使儿子不敢回家。

傅聪的鼻梁上有道疤痕。关于这道疤痕的来历,傅聪这样说:“那天我弹琴的时候走神了,爸爸手中有什么就向我扔过来了。那天正好扔了个盘子过来,所以脸上划破了,留下了这道疤痕。”傅聪所说的“盘子”,其实是放蚊香用的碟子。傅雷是急脾气,对儿子要求非常严格,但又充满爱心。傅雷培养傅聪,真正花了毕生的心血。现在年届七旬的傅聪,前阵子还在北京演出。所以从教子的角度来说,《傅雷家书》也十分具有可读性。又如,写信的时候字要多大,邮票贴哪里,在《傅雷家书》中都有记述。到了人家家里见到长辈该怎么样,跟长辈讲话时双手要下垂;进屋时,要把围巾、外衣挂在衣帽间;吃西餐时刀和叉不能发出碰撞声等等的细节,傅雷都在信中一一叮嘱傅聪。其实傅聪当时已经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了。可见平时在家傅雷对傅聪的教育是非常细致严格的。

傅聪也非常幸运。在世界青年联欢节即将到来的时候,要在中国国内选拔音乐新秀。傅聪没有上过音乐学院,但凭着出色的成绩被选上了。他第一次出国去罗马尼亚,结果拿了个三等奖回来,这对傅聪是非常大的鼓励。

罗马尼亚的联欢节比赛结束后,有一部分人组成了中国艺术代表团,赴波兰和德国访问演出。傅聪是团员之一。在波兰的演出,他弹的是萧邦的作品,大受波兰听众和音乐界欢迎,觉得他对萧邦的理解非同一般。于是由当时的波兰总统贝鲁特跟我们的艺术团团长周巍峙正式提出邀请傅聪参加萧邦比赛,同时在波兰留学。这样回国后,有关部门很快就批准了。所以1953年11月下旬,傅聪刚从东德归来,在家才呆了一个多月,就去了北京做出国的准备,到1954年8月正式赴波。

傅聪有了去波兰留学的机会,在波兰著名的钢琴教授指导下,在肖邦钢琴比赛中又拿了个三等奖。这个三等奖可是个大奖,在他之前还从未有中国钢琴家在那样级别的比赛中拿过奖。他还曾获得“玛祖卡大奖”。当时大赛的中国评委是马思聪先生。后来,据说当时的一等奖、二等奖是要照顾“苏联老大哥”的面子,如果没有这种照顾,可能傅聪不只是获得三等奖了。这件事对傅聪的鼓励很大。他在波兰的时候已经小有名气了。

我还采访了傅聪在波兰的好友史大正,他是上海著名导演史东山的儿子。他告诉我,当时傅聪在那里经常出去演出,有一些收入,演出晚了就“打的”回学校。所以当时中国留学生开生活会的时候,有人批评傅聪“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等等。傅聪当时小有名气,经济条件也比一般的学生好些,单独居住。当傅聪得知父亲被打成“右派”,自己决定出走的时候,得到了一位英国教授的帮助。史大正告诉了我傅聪出走的经过:傅聪到了波兰的机场,飞机即将起飞的时候,英国伦敦机场恰巧出现大雾,导致这边飞机不能起飞。而此时,中国驻波兰大使馆得知了傅聪出走的消息。紧要关头,伦敦机场雾散,飞机起飞了。如果晚一会儿,中国大使馆的人赶到波兰华沙机场,傅聪也就走不成了。傅聪所乘坐的飞机还在伦敦上空时,伦敦机场已经有很多记者等在那里。在当时那种历史条件下,私自出走,傅聪还是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