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优秀的人,总是首先砸碎这一枷锁,走上成功的道路。
在另一本职业化建设研究成果——《方法总比问题多》中,我强调了这样一个理念:
“一流的人找方法,末流的人找借口。找方法的人,是最有前途的人,找借口的人,是最没有发展前景的人!”
的确如此,找方法还是找借口,其结果真有天壤之别。
一年以前,我受中国核电技术集团山东电力工程研究院的邀请,为该机构的年轻员工授课。我发现,坐在前排的一位女员工刚开始有些心不在焉,但后来越听越投入。
课后,我收到她的一封邮件,详细介绍了她的心路历程——大学毕业以后,她只是在公司下属的一个学校做不那么重要的工作,常有郁郁不得志之感。她认为是缺乏伯乐,导致自己“怀才不遇”。但听完我的课后,她觉得真正的问题在于自己老向外界找借口。而从现在开始,她决定要主动找方法了。
一年后,我再次受邀到该院授课,惊喜地发现:她已经被调到研究院工作,并成为一个部门的主管了。与上次见面相比,她充满了活力,好像还更年轻了。
一年之间,是什么改变了她?
在私下交流的过程中,她感慨地说:
“只要不找借口,那些原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其实都能找到好的解决方法!只要不躲避问题,工作中的那些沉重的压力,也能成为通往成功的桥梁!”
我不由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组漫画,一群人拖着沉重的十字架朝前方艰辛地前进着。其中一个自以为聪明的年轻人,用刀子将十字架一次次地截短。
少了十字架的牵绊,他走得越来越快,把同行的人远远地抛到身后,他在心中偷偷嘲笑那些背负着沉重的苦难和压力的人:“傻瓜!”眼看就要到达美好的世界,他的步子越来越快,因为他背负的十字架越来越短。
忽然,他看到通往前方的路被一道深渊截断了。此时,那些一直背负着沉重十字架的同路人,把十字架搭在深渊的两岸,陆续从上面走过去,从他们背负了一路的苦难和压力上面,越过深渊,走到彼岸。
而这个自作聪明的年轻人,颓然跌坐在地上,永远停滞在美好世界的这边。
是啊,一个人只要找借口,就有找不完的借口。其结果呢,只能是让自己在不断抱怨和痛苦中停步不前!
与此相反,只要你下决心找方法,往往能找到方法。其结果就是在不断求付出和找方法的过程中,自己的境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那位年轻学员的经历,印证了一个职场的基本规律:
如果找借口,就会寸步难行;
如果找方法,就能前途无量!
也许你还记得“没有任何借口”的来源吧。
“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最重要的校训之一。它要求:任何人,要尽自己的最大力量担当个人责任,而不要找任何借口推诿责任。
格兰特将军是美国西点军校的毕业生之一。在南北战争时,美国总统林肯曾经找过多名指挥官担任联邦军队的总指挥,但都以战败告终。直到他任命格兰特为统帅,联邦军队才捷报频传,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在谈到取得胜利的原因时,格兰特只说了一句话:
“没有任何借口!”
他还曾对人们在工作中找借口的现象做了分析,发现人们找借口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工作还没有开始,就找借口为自己开脱,其实是根本“不想去做”;
第二种情况:开始也努力,但是一遇到困难和问题就退缩和放弃,之后找个借口让自己对这份退缩和放弃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