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皇亲国戚有大局观
《投名状》的结局,说清朝的剿匪将军被鼓励要互相制衡、互不合作,这明显有历史根据。清廷镇压太平天国初年,正规军绿营兵经营的江南、江北两大营,和曾国藩自行招募的乡勇新军体系互相仇视,满汉将领分歧严重,后期的曾国藩和又名“败保”的满人大将胜保是公开的多年宿敌,胜保后来更因对捻军作战时“纵敌误国”而被赐死,可见朝廷的猜忌并非只针对汉人。本来和汉人军队抗衡的,还有蒙族大将“僧王”僧格林沁,他在大沽口击退英法联军而名震西方,在西方世界比曾国藩更知名,可惜还是“逆转胜”不了,在太平天国覆亡后死于捻军之手,自此满蒙嫡系军队已不成气候。
慈禧太后担心湘军尾大不掉,暗中鼓励左宗棠、李鸿章等自立门户分庭抗礼,对此曾国藩心知肚明,唯有像庞青云一样“如履薄冰”,也是他每一篇日记和《挺经》一类著作反复记载的事实。然而,以非民选产生的领袖而言,清朝权贵一向尚算有整体的大局观,不可能在1870年亲手暗杀朝廷命官巡抚来损害朝廷威望,顶多只会改派那些他们担心会造反的人,当位尊而无权的文职。虽然慈禧有意压抑地方派系的势力,也厚着脸皮收回了咸丰帝当年“攻克南京者封王”的圣旨,但她对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个人操守还是大致信任的,对他们的能力更是衷心欣赏。“七爷”醇亲王奕(即光绪生父)个人虽然无大作为,亦一直为各省督军说话,力阻保守派种种挑拨离间,否则洋务运动的多项改革根本不能展开,这在历史剧《走向共和》也有交代。30多年后,摄政王载沣真的要杀袁世凯,却已杀不了,这也算不上是完全私怨,因为那时大清倒真的要亡国了。
这种无可选择的、并非建立于西式社会契约基础上的“互信”,多少是儒家鼓吹君臣思想的功劳,也有大中华民族主义的影子,后人似乎不能单以一句“愚忠”或“权谋”交代一切。革命文学过分着墨朝廷的权谋、臣子的愚忠,反而显得革命的一方没有大局观,让今人怀疑已在自我完善中的清政府其实不值得被推翻-这信息在《走向共和》隐约出现过,这正是它受争议处之一。总之,《投名状》有太多引而不发的情景,令主角三人的兄弟情缺乏合理的时空维度,颇有被掏空了的不真实感,一切电影不便说的固然意在言外,但对观众来说,却是意犹未尽。
延伸影画:
《太平天国》[电视剧](中国/2000)
《刺马》(中国香港/1973)
延伸阅读:
《极乐诱惑——太平天国的兴亡》(赫连勃勃大王:同心出版社/2008)
《太平杂说》(潘旭澜: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呤唎/王维周译:上海古籍出版/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