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心理病,其实包括你、我、他,大家多少总有一点,《拜见希特勒》中希特勒的精神面貌,绝非独一无二。法国记者阿考斯和瑞士医生朗契尼克合著的名作《病夫治国》(续集《非常病人》),就记载了20世纪几乎所有主要领袖的心理病。以希特勒的同代人为例,生于政治世家、以实行绥靖政策闻名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就因为要隐瞒患上肠癌而变得越发孤僻,以致偏执得一意孤行地相信希特勒的和平“诚意”,在二战爆发后不久不得不病死(和气死)。
张伯伦的老对手、也是希特勒老对手的一代名相丘吉尔,据二人研究,原来同样患有焦虑症。丘吉尔患病的成因据说包括:(1)童年时家道中落,缺乏家庭温暖,造成“恋奶妈情结”;(2)有轻微语障,不能操标准牛津腔,令他在传统英式贵族家庭里感觉不够贵族;(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经历败仗,导致自信心严重受损。丘吉尔在二战前是公开的墨索里尼崇拜者,曾说“假如生在意大利就会加入法西斯”,二战期间做出过大量独裁指令,经常提出暗杀敌人、狂轰平民一类非常举措,冷血无情的指数直逼希特勒,原来都是“病”。难怪不少史家认为,他虽然保卫了英国,但他的“病”也多次让英国走到毁灭边缘,全靠身旁的顾问和医生力挽狂澜。相对而言,丘吉尔始终比希特勒幸运,因为希特勒的存在,就是丘吉尔的病的最佳解药,唯有他的顶级疯狂,能够让丘吉尔的次级疯狂有机会合法地、英雄地发泄。二战结束后,丘吉尔多次承认,这让他“很失落”,因为真正的“医生”已一去不返。嗯,这是多么的令人同情啊!
单看上述档案背景,可以说丘吉尔虽然是大英贵族,但他的童年阴影和成年行径,岂不是和侍母至孝(Vs.恋奶娘)、出身贫寒(Vs.家道中落)、一战战败(Vs.在战胜国打败仗)的希特勒大同小异?所以英国人不但对希特勒有戒心,对丘吉尔其实同样有戒心,认为这位“病人”根本是不适合治国的。战争过后,丘吉尔立刻被洞悉世情和理性的英国选民抛弃。然而,《拜见丘吉尔》是不会面世的,因为一方面,讽刺英国战时制度的黑色幽默没有多大市场;另一方面,丘吉尔已成为世界英雄,把他的“病”无限夸张地恶搞又显得政治不正确。成王败寇,对病人而言,也是金科玉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