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见希特勒》另一个希望营造幽默感的讽刺对象,是那种干什么都要填表的日耳曼官僚主义。表面上,这似乎是德国的民族性,和纳粹无关,但电影要说的,正是纳粹反犹主义必须和德国官僚主义的传统结合,才会变成“将人化为数字”的僵化管理,才能把惨绝人寰的暴行轻描淡写地执行。将残酷的现实和儿戏的决策过程、从容的领袖风范并列,从而带来巨大反差,理论上,这是很“幽默”的。例如电影的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多次神态自若、故作轻盈,对那位协助希特勒演讲的犹太教授格林巴姆说:“嘿,屠杀犹太人的‘最后解决’那件事,请不要介意”,还叫他“看开点”、“大度点”。希特勒也对他说“最后解决”的事,“其实与我无关,我也曾提议将犹太人送到别的地方,好像马达加斯加”(这倒是真有其事)。戈培尔和党卫军领袖希姆莱更拿出印上不同集中营图像的扑克牌,“仁慈”地让主角选择要拯救哪座,不过“诙谐”效果就不及布什通缉伊拉克萨达姆政府高层的扑克了。
毕竟,“最后解决”实在太血淋淋、非理性,戈培尔、希特勒的话就算更“有趣”,观众都难以相信其他德国人有资格发放相同的“幽默感”,只会觉得这是少数当权派直截了当呕心的邪恶。这是猫哭老鼠、一切布局都由强势的猫主导,而不是老鼠主动爱上强势的猫,没有什么命运弄人的喜剧感。与另一部同一班底制作的电影《再见列宁!》相比,后者才算符合黑色幽默的定义,因为片中的专制当局没有直接染血,行为的荒谬没有令人那么沉重,而且电影有力地解释了何以有普通民主德国老人会真心相信共产主义,黑色幽默的发挥也就有了群众基础的普遍性,观众容易相信主角的经历纵然夸张了点,但起码精神不假,而且具有相当代表性。假如我们要做归类习作,《再见列宁!》也许有点后现代,《拜见希特勒》却显得超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