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背景公元1997年
地域背景英国
电影制作英国/2006/97分钟
电影导演史蒂芬·弗里尔斯
电影编剧彼得o摩根
电影演员海伦·米勒/迈克尔·辛/詹姆斯·克伦威尔/西尔维娅·西姆斯
剧情简介当黛安娜王妃意外死亡的消息传出后,世界震惊。大众对英国皇室产生了怀疑,皇室信誉急剧下降,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这时并没有站出来,而是和家人躲到了度假行宫巴尔莫罗堡的高墙之后。首相托尼·布莱尔一上任就要面对国内日益高涨的反皇室情绪,压力颇大,他必须尽快找出办法,令女王和人民的关系再次和睦起来。
英国王室剩余价值论
“申报利益”是一句潮语,我得招认自己是英女王粉丝。她那套不轻易表露情感,不为小事大惊小怪,永远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的人生态度,即她认为的“英国美德”,如今已成追忆。海伦·米勒在电影《女王》演活英女王,和一般的模仿秀不同,观众唯有通过她的演技、配合导演小心翼翼的布局,才能逐渐发现王室在现代社会的剩余价值,才明白女王大半生的冷酷、近十年的不太冷,大概都别无选择。
电影对后911布什的暗讽
《女王》表面上说的完全是英国的故事,其实不尽然,因为它不断和美国作对比。每当改革派提出废除君主立宪,君主派最形象化的响应,就是国王让政客学会谦卑,否则“英国总统”变成国家元首,就像美国总统那样自称代表民意和“神意”,在国家危急时可能毫无制约。电影中,女王幕僚罗宾.简福林爵士偷偷对首相布莱尔说,女王依然相信王室代表“神”,布莱尔叫对方不要把神牵扯进来,这其实已和布什9o11后言出必神的作风针锋相对-毕竟,神权是布莱尔不能掌握的。末段女王提醒布莱尔,他也必会遇见突如其来的负面民意,暗示只要有她在,政府的低民望、国民对国家的信念,就可以两者区别,这也是讽刺布什近年的低民望和美国人的国家认同被捆绑在一起。
回到现实,英国君主立宪制屹立未倒,全赖三派理论苦苦支撑。感性的说法相信君主一世二世三世地延续历史,比民选领袖更能周而复始地代表“国格”。理性的说法认为法律赋予虚君仪式性权力,才能在行政上区别“国家”和“政府”这两个概念,并为它们确立纯哲学性的主从关系。至于理性和感性之间的灰色地带,更是王室残存的基石。女王一生拒绝接受“诉心声”访问,以为个人道德足以成为公共领域的典范,就是因为王室在君主立宪制成形后,一直是公共和私人领域的互动枢纽;法律不能/不适宜带动的道德、伦理、国家价值等议题,往往能借用王室成员起居饮食的私人领域推行。从这角度看,英女王内敛的性格就容易理解了:她的角色若被一般政客承担,政客必会乘机出风头,将礼仪政治化。假如连王室也像戴妃那样玩民意游戏,在女王看来,王室其实是少了存在价值。当国家遇上二战或9o11一类危急关头,政客形象始终难以超然于日常利益,带领国民的若是他们,未免有欠说服力。王室虽然生活豪华,但其实不能有自己,这样才能拥有国家的最高象征权力。起码,女王一生都是这样想的。海伦·米勒的演绎掌握了这一关键,难得。
乔治三世、维多利亚之后的孤家寡人
不过并非每任英王都如此内敛。伊丽莎白二世这方面的自我设定,比前任都严格。以和她一样在位超过50年的两位近代国王为例,乔治三世(KingGeorgeIII)被看成最后一位尝试在君主立宪制操控议会的国王,一生多次指派属意政客组阁,册封大量新贵族配合,好恶无可避免地广为人知。维多利亚女王(QueenVictoria)则和部分首相结成私人密友,公开对19世纪的政治大老格莱斯顿(WilliamGladstone)表示讨厌,经常以此显示女王尊严,至死还以为自己大权在握。他/她们需要性格,因为那时候大英帝国还在扩张,帝国需要鲜明形象的领袖,维系扩张的连贯性,而且一般国民还不太明了君主立宪,政府也要借助王室的公开态度向邻国“试风”。换句话说,那时候,君主比现在像政客。但今天英国是收缩中的夕阳,民众只需王室做非政客行为,伊丽莎白二世就小心翼翼,和任何首相都保持礼貌距离,把一切表态性信件和指令立刻烧毁。有了女王性格分裂的非人生活,英国才毋须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