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求职挖井18招-----发掘“就业力”之井(9)

发现你的井 作者:张锦喜


责任——成功就业的人不能脱离团队,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继续帮助还未就业的人——不管自己的成功就业是否因为这个团队的帮助。

队长的角色——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积极的态度,以激励团队成员,在任何分享和讨论中,打断和终止任何消极的言论。成立同盟的宗旨是互相给予力量找到工作,而不是互诉衷肠,免得负面情绪互相感染,变成一个失败者的祭奠场。这对队长的能力是一个考验。

同甘的团队未必多见,共苦的团队力量会异常强大。

我以前只是随意提出了这个方式,在广州一个职高类技校有一组同学却认真按照它去做了,不少人毕业前找到工作。但是,惊人的力量表现在:直到九月,还有两个成员找不到工作,而已经就业的八个成员,在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而他们并不是同班同学)。而这两个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相比其他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没有任何消极的情绪,因为他们时刻感受到这个团队的温暖。周末有时几个人约出来吃个饭、谈谈心,甚至有人陪他们去投简历、面试。最后他们都成功就业,其中一位是同盟中已经就业的老成员,在就职的单位中发现了就业机会推荐了她。

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结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这不但有利于一开始的就业,而且这种心理信任,可以让他们在这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都市工作中,维持友谊,在今后互相分享不同行业企业的信息、工作经验,互相取暖,驱逐工作和生活压力。信任、力量和爱,会让失败者同盟成为一个成功者俱乐部。

第六招:与“采购经理”沟通

我们毕业了,就要开始出售自己的“劳动力商品”。这个时候,来自各个单位的人力资源经理,就是我们劳动力的采购经理。请那些做就业动员的学校领导走下讲台,想办法请来各行各业三至五个HR到讲台上去,学生们好好准备你心中困惑的问题。如果你是学校行政人员,或者是学生干部,请马上做这件事情,说不定同学们现场就能找到一份工作。在某高校一个求职交流会上,我们结束会议后,一个得不到提问的学生,非常恳切地跑到讲台,和主持人抢话筒。看到她那样子,我对主持人说,让她提吧。她首先很重点、简要地用两句话介绍自己,而后她提的“问题”是:请留下我的联系方式,我很需要一个实习机会——然后把临时写在四张纸上的姓名、专长、手机电话给我们。那时候和我一起出席这次活动的广东省广告公司总监张鑫就说:你明天就到我那里报到。接着很多学生马上也说我们也要,但是机会只有一个。“同学们,我给机会,是因为:第一,她在没有机会的时候还争取;第二,主动决定一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