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幽默的思维需要快速、奇异的联想。知识贫乏、眼界狭窄、单一的线性思维无法激活思维网络中饶有趣味的组合,也就是说无法产生幽默。
3 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
幽默需要突破常规,变通地运用词语在时代色彩、语体色彩、专业色彩等方面的差异,使语言“以故为新,以俗为雅”。比如:在《实话实说》的一期节目《我的左手》中,一位大妈为证明“用左手者聪明”的观点背起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崔永元看准时机接过来说:“说的好!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手不在左右,好使就行。”这个仿句是对名句的改造,切合当时的语境,使得人们开怀大笑。
邻居大妈儿子的平民化语言
在人们一贯的印象中,主持人的形象都是长相端端正正,说话字正腔圆的。但是,崔永元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人们的这种印象。更加颠覆的是,他还以“嘴角的一抹坏笑”和“一口北京话”这种方式赢得了众多人的喜爱。
对广大观众来说,他们自然喜欢以一种闲适轻松的心情与广播电视节目相对,这就要求主持人的语言必须简明易懂,有很强的可听性、可接受性;从传播效果的角度看,简单朴实的话有时更能快捷而有效地把某种思想传达给受众。“社会心理研究表明,人们更喜欢语言上和他们接近的人”,因为“降低参与者之间的差异”“有利于交谈,并可获得听者的社会认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观众越来越要求传播者有平和、平等、平易、平常的心态,而拒绝生硬的说教灌输,厌烦自作聪明的炫耀和装腔作势的煽情。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传播环境和丰富多样的文化氛围中,“平民化”的主持人,“平民化”的主持风格,理所当然地最为群众赞赏和青睐。而这其中,以“邻居大妈的儿子”自居的崔永元以其主持心态的“平民化”、相貌行为的“平民化”、谈话方式的“平民化”赢得了广大受众的信任和喜爱。
崔永元自己对这种平民特征的解释是:善良、真诚、与人沟通、与人为善、得饶人处且饶人、退一步海阔天空。作家刘震云如此评价他的平民化语言:“他可能在电视上改变了一种说话方式,这种改变引来了清风扑面。”
在2006年两会期间的《小崔会客》节目中,崔永元采访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周铁农,两个人一开始的对话如下:
崔永元:听说我要采访您,我所有的朋友都为我捏了一把汗。
周铁农:听说要接受你的采访,我所有的朋友也都为我捏了一把汗。
崔永元:您这样说好,您这样说我就特别放心了,首先咱们消除了彼此间的神秘,可能谈话就好进行了。
周铁农:我们经常看你去采访别的人,但是你很少看我接受别人的采访,所以要说神秘的话,我对你来说还稍微神秘一点,你对我来说已经不神秘了。
崔永元:现在我特别放松,我就想跟您聊家常,我就想问问您那个名字是谁起的?
周铁农:名字肯定是老人起的,或者是父亲,或者是母亲,但是我这个名字起得稍微有点特殊,是我外祖父给起的。
崔永元:有什么含义吗?
周铁农:含义嘛,当时我生在1938年,那个时候中国的传统思想就是重农轻商,就是以农为本,所以他可能是希望我将来能够和农业有点关系吧,做个农民。
崔永元:觉得这是最踏实的职业是吧?
周铁农:那个时候如果家里头没有点田,在农村没有个根的话,不管干什么都是觉得没有根基的。
聊家常式的开头,一下子就卸掉了两个人心里的紧张和负担,也使观众能够以平和、轻松的心态来面对这件事情。单从文字来看,我们看不出这是对一位高级官员的采访,倒像是两个初次见面的人之间的熟络交谈。
在采访时任湖北省副省长的刘友凡时,他们有这样的对话:
崔永元:刚才咱们在化妆室里是第一次见面,咱们两个都被化妆师给化了一下,现在咱们两个人都特别精神。
刘友凡:我感到很满意,形象这么简单地扫描了一下,感觉真是好多了。
崔永元:好多了,增色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