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刚才也看到了您不化妆的时候,说句心里话,没现在这么白。
刘友凡:没这么白。搞农业,一天到晚就是野外作业,白不起来。
崔永元:那能不能这样说,凡是比较白的省长就是不下基层的?
刘友凡:不是这样,那是他的基因好。
崔永元:就是有的人怎么晒也不黑是吧?
刘友凡:也不黑。
崔永元:您在农村生活的时候是什么年代的事情?
刘友凡:我是生在农村,老三届,上山下乡,当了三年农民,后来工作之后,主要是跟农民接触。
崔永元:您能不能给我们举个例子,说说当时农村的穷,有多穷?
刘友凡:知识青年下乡,那个时候都是18岁、19岁,应该说年轻体棒,一天10个工分,到分配的时候,不到四毛钱,就是这样。
崔永元:不到四毛钱,那就是最多的了。
刘友凡:那就是最多的了,所以我当时想,“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这首词原来在课堂上学的感觉和我们到田间的感觉不一样,农民真是艰辛。
崔永元:包括最经常听的,比如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那时候都能有特真切的感受。
刘友凡:你只有在田间劳动,和农民犁耙声响在一起的时候,你才有那种感觉。
崔永元:在这个过程当中培养了对农民的感情。
完全没有客套式的开场,很自然地从化妆开始,让嘉宾始料不及,也让观众始料不及,但这样的效果就是让大家都能彻底放松下来,就像闲聊天一样。当然,这样的开场白有着独到之处,因为前面肤色的黑白和后面下没下基层巧妙地结合了起来,在轻松中感受到了真实的沉重。
在采访时任青海省省长的宋秀岩时,他采取的开头是这样的:
崔永元:您好。见到您我特别高兴,我不知道您见到我是什么心情?
宋秀岩:终于见到真人了。
崔永元:但是我听说好像您不是特别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是不喜欢接受采访呢,还是烦我?
宋秀岩:其实挺喜欢你的,如果你要到青海去,我会非常高兴地和你聊天,你想聊多长时间就聊多长时间,但是我不想在这个场合和你聊天。
崔永元:这有什么不一样吗?我觉得是一样的。
宋秀岩:当然不一样了。在这个场合和你聊天总有一种好像要宣传自己的感觉,所以我不愿意,其实我非常想低调地做人,公开地做事。
崔永元:您在省里开这样会的时候,也是面带微笑吗?我知道女同志发起脾气来更吓人。
宋秀岩:这个我说自己好像有嫌疑。
崔永元:您会不会着急?
宋秀岩:其实也会着急,有的时候急得吃不下睡不香,但是我多数情况下,给人的感觉还是比较高兴的,因为我觉得青海确实有很多困难,但是愁眉苦脸也得面对这些困难,如果说用一种非常放松的心理,用一种非常愉悦的心情去面对困难,我觉得可能更有益于困难的解决、克服。
崔永元:省长今天晚上您在这儿接受我们访问,是不是就像上了一天班那么累?
宋秀岩:不会,因为大家给我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议,然后我从建议又联想到应该怎么样进一步去改进政府的工作,去完善发展思路,我觉得一点都不累,而且我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崔永元:咱们现在下班了,您回到家里,能有时间做饭吗?
宋秀岩:民以食为天嘛,不做饭吃什么呀?
崔永元:您拿手的菜是什么?
宋秀岩:你如果说要问我有什么拿手菜,我欢迎你到青海去,我给你做两道你就知道了。
崔永元:我一定去,就因为这个拿手菜我也一定要去。
宋秀岩:现在保密。
这样的开头是有针对性的,虽然如同两个久慕对方大名的人见到对方真容的激动,但是轻松地聊日常生活,让对方感到轻松自在的同时,也向观众传达这样一个信息 虽然是省长,但是也和普通人一样,上班会累、会发火,回家还得自己做饭,还有拿手菜,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由以上的三个片段我们可以看出,崔永元的平民化语言就是聊家常,在这种轻松的闲聊中将话题导入正题。这样的闲聊让人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