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崔永元 随口就来的机智幽默(5)

跟央视名嘴学口才 作者:安欣


得亲切随和,尤为重要的是,闲聊可以保持沟通过程的有效性,同时,闲聊中的表情动作以及姿势都能传递一些心理信息给对方,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亲切与可信赖的人。

当然,闲聊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技巧同样不可忽视。

巧妙地提问。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善于提问的人总能激发对方的谈话兴趣。就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双方的距离会越来越近。

准确地提问。提问时要用词准确,言简意赅。如果问题本身含糊不清,那么对方的答案也不知所云。你也就得不到你想要的资讯,而对方也会因为与你话不投机,而终止谈话。

寻找共同点。找出自己与对方在观念、阅历、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共同点,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鼓励对方说。给别人说话的机会,并鼓励他谈下去。比如可以把对方讲过的几处关键的词、句、观点再重复一遍给对方听,并询问是不是准确。当对方觉得你对他的话很感兴趣时,就会产生继续说下去的兴趣。

在闲聊中提问为什么很重要?因为你可以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但是,还有一个原则绝不能忽视:即要想赢得对方的好感,一定要多听,多赞同。

巧妙打断别人的抹缝儿功夫

跑题是人们交流中常出现的问题,也是必须要避免的问题。跑题了,就要把对方的思路及时拉回到主题上来,那就势必要打断对方的谈话。但是,生硬地打断显然会破坏谈话的气氛,也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导致谈话终止。因此,巧妙地打断对方就显得非常重要。

那么,怎么才算是巧妙地打断呢?就是要做到不留痕迹地打断对方,就是既要让对方感觉到自己偏离了主题,但又不让对方感到难堪,巧妙地让对方停下来。

著名主持人崔永元是谈话方面的高手,面对众多的观众,他在打断嘉宾的谈话时做得非常艺术,丝毫不留痕迹,同时还能很好地让话题继续下去。

如在《广告知多少》中,介绍嘉宾李盾时,问他广告多了还是少了?李盾一口气罗列了很多广告无处不在的例子,崔永元友好地打断了他说:“李先生的诉苦大会如果我要不及时打断,今天大家就要在这里久坐了。”李先生立刻明白了主持人的意图,以简短的话题强调了自己的观点:“这是因为广告给我们带来的苦处太多了,恐怕再加上多长时间,也没办法说完。”

此外,崔永元还会用点拨法、将军法、转移法等来巧妙打断对方的滔滔不绝。

如在《吸烟危害健康》节目中,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素有“国侃”之称的周孝正教授做嘉宾,崔永元问:“您吸烟吗?”一般人可能答“吸”或“不吸”就罢了,周却拉开了“侃”架:“不吸。吸烟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丧失个性 ”崔永元看该打住了,灵机一动,便问:“您喝酒吗?”“我 ”周有些愣了,若说吸烟是人云亦云,那喝酒是不是丧失个性?周只好嗫嚅地说:“以前 以前也不喝。”观众大笑,将军法妙不可言。

如在《唐·金》一期节目中,面对唐·金不着边际的长篇大论,崔永元适时打断,说:“我刚才仔细听了听,好像是我在问我的问题,唐?金先生顺着思路在说自己的事。其实,我的问题特别简单,就是拳击的推广人和拳手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唐?金:“如果描述拳手和拳击推广人之间的关系的话 ”这种巧妙的打断,既重申了问题,让嘉宾的思路回到问题上来,又不显得生硬、突兀。

在细心倾听的过程中,崔永元当然早就发现唐?金“跑了题”,但他更感觉到了唐·金的谈兴,而且他有些“跑了题”的谈话,虽然“节外生枝”,但也很有趣,大家愿意听。所以,他没有“及时”打断,而是耐心地听唐·金的畅谈,待有了停顿感,才巧妙地又把既定的话题牵了回来。既给足了唐?金面子,也让观众饱了耳福。

如在《四世同堂说电影》一期节目中,当这家四世同堂的老奶奶兴致盎然地侃了一个段落之后,崔永元接过话茬说了一句:“奶奶,咱们不说了,留一点急急他们。”

礼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