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回来啦(3)

水底的火焰-知识分子萧乾:1949-1999 作者:丁亚平


1950年冬,萧乾到湖南去参加土改,遍访山乡村寨。这虽然是带着任务去做的,但对萧乾而言,是一次难忘的启迪。解放区的天确实是明朗的天。解放,成为压倒一切的中心话题。

那真是他心情特别愉快,又特别活跃的日子。 赴岳阳县筻口乡参加试点土改期间,萧乾拍摄了多幅照片。其中焚烧地契的那一幅,参加过第一、二届全国摄影展,而且,国外报刊也争相采用,甚至上了当年的美国《生活》杂志的封面。 1993年7月,中央文史研究馆与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共同主办的《世纪》创刊了。萧乾任《世纪》编委会主任。创刊号上,刊载了他拍摄的五幅反映他称之为“不流血的土改运动”的照片,并特别注出:

当然,这绝不是由于摄影的技术。那天拍时太阳已西落,而我的匣子里就只剩那么一张底片了。这幅照片之所以被人们看中,主要是由于画面上所表现出的农民们在烧地契时手舞足蹈的由衷喜悦。(萧乾:《回眸不流血的土改运动》,载《世纪》,1993(1)。)

岳阳县筻口乡的土改于1月下旬进入扫尾阶段。

萧乾临走时,农民们老老少少敲锣打鼓,放着鞭炮,坚持把他送了20里!

隆重欢送他的场景,让他难忘。他没有觉得它是传达出一种幻觉,相反,感到参加过这样打扫垃圾、除旧布新的壮举,自己内部在起着变化。他对革命的向心力愈益增加。他对人说过,苏联的二十大也罢,匈牙利事件也罢,并没动摇他这个知识分子走向社会主义的决心。尽管,将世界包裹在一组照片或“连环图画”式的文字之中,未必就能让时间凝固,但为了清除这古老中国身上的脓疮,使她茁壮成长,当时的萧乾,确实是衷心拥护、热情投入的。

这时,国际新闻局已经改为外文出版社,人员也从几十增加到上百。语种多了,可英语仍是最忙的,因为除了本职工作,还得不断接受突击任务:替外交部翻译去联合国的讲稿,到中南海为亚澳职工大会搞同声翻译,经常得坐在打字机前,吧嗒吧嗒到午夜。

1950年伍修权和乔冠华去联合国那次演讲,也是我们赶译成英文的……

那四五年,我安不安心?这不能用一句话回答。自己会点外文,能派上用场,并且受到重视,心里总是惬意的。共同生活和工作的,少数来自老区,多数是同我一样的“洋包子”,分别只在于他毕业于东吴或岭南,我的母校是清华或燕京;要不就是他留学法或德,我去的是英或美。(萧乾:《未带地图的旅人》,第179页。)

但是,那时萧乾的心里,不是没有阴影。1950年冬天,乔冠华要他参加访英代表团并任秘书,临动身前又取消了他的参访资格。他已能感觉出来,他的知识分子背景,那种“洋包子”精英,或精英主义,未必是那么合乎时宜。他努力使自己摆脱这一现状。

1950年5月出版的《人民中国》(第1卷第9期),发表了萧乾撰写的《五四运动》(The May Fourth Movement)。文章写道,五四运动使中国的进步力量获得新生,“五四”这一天,标志着封建主义和“反动派”的灭亡,是新旧民主的分水岭,是“革命的新青年与反动政体的第一次大碰撞”。(采用傅光明译文,见其所著《人生的采访者——萧乾评传》,第322页,台北,智燕出版社,1990。)文中,还批了被“美帝国主义”所恭称为“民主个人主义者”的胡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