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结果决定职场命运(5)

老板只要结果 作者:博阳


卡尔?霍恩受聘一家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员后,每天早上出门工作之前,用五分钟的时间看着镜中的自己,并充满自信地对自己说:“你是最棒的保险业务员!今天你就要证明这一点,明天也是,天天都是如此!”

正是因为有了这份自信心,卡尔?霍恩从来没有因为别人的拒绝或冷漠的态度而退缩、失望。他要在今天,在此时此刻证明自己就是最棒的。仅仅半年之后,卡尔?霍恩就成为了全公司最顶尖的保险业务员。

总之,炫目业绩的获得,凭借的决不是安逸的空想,而是踉跄中的执著,逆境中的自信,艰苦中的勤勉和奋发,是在任何环境中扎实工作的敬业精神。正是这些精神,赋予每位优秀员工以强劲的工作动力,使他们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且没有任何困难。

把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做,把自己的职业生涯与工作联系起来,你就会觉得自己所从事的是一份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并且从中可以感觉到使命感和成就感,从而彻底改变浑浑噩噩的工作态度。

不重苦劳重功劳,不重过程重结果

每天早上你都充满热情地去工作,而每天晚上又是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可能你已经成为老板眼中最勤奋的人,而且老板也经常用“劳苦功高”来表扬你,并向你承诺会给你加薪,但时间证明了那只是一句空话。时间长了,你就抱怨老板言而无信,抱怨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为何换不来老板的一点物质上的奖励呢?

请不要再迷惑了,让我们先理清“功劳”与“苦劳”这两个概念。功劳是针对企业目标或产出而定的,只有当员工的所作所为有助于达成企业目标时,我们才可以说这位员工立下了功劳。苦劳则是针对员工所付出的精力而言,与企业目标并不相关;因此,才有所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现象。

在企业中最受重视的员工,并不是那些只知道埋头苦干的员工,只有那些出成果、重成效的员工,才最有发展前途。著名的IT企业联想集团有这样一个理念:“不重过程重结果,不重苦劳重功劳。”企业里最重视的是你的“功”,而不是你有多“苦”。作为一名员工,你要追求的不是“苦劳”,而是“功劳”。

“不重过程重结果,不重苦劳重功劳”这是经济时代的新法则,做任何事情都要特别强调有一个结果。我们不仅要做事,更要做成事。在工作中,你会发现有这样的现象——领导安排同样一件事情让两位员工去做。其中的一位每天早来晚走,周末也不休息,弄得身心憔悴,不但工作效率低下,还会经常抱怨工作压力大。但是,由于他没有达到老板的预期结果,领导对他总是很不满意,但碍于情面,只是简单批评几句。另外一位员工,从不需加班加点,很轻松地就把事情做的很好,并随时把工作进度报告给领导,领导对他总是笑脸相迎,经常表扬他。这样的现象,在我国完全处于公有制阶段时表现的可能不明显,甚至第一种员工可能会得到更多的表扬,但是在当代社会,领导重视能出结果的员工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了。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的新时代,那些光知道苦干、穷忙的人,越来越得不到认可,尤其对装忙的人更是嗤之以鼻。社会正越来越认可一个新的理念: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效率和效益,要用结果说话!这是新的职场游戏规则,你不遵循新的游戏规则,则注定要出局。

古罗马皇帝哈德良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他手下有一位将军,跟随自己征战多年,颇有战功。有一次,这位将军觉得自己劳苦功高,应该得到提升,便在皇帝面前提到这件事。“我应该升到更重要的领导岗位,”他说,“因为我经验丰富,参加过10次重要战役。”哈德良皇帝是识才的人,他并不认为这位将军有能力担任更高的职务,于是他随意指着拴在周围的驴子说:“亲爱的将军,好好看看这些驴子,它们至少参加过20次战役。”

职场如战场,职场当中没有苦劳,只有功劳。经验与资历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衡量能力的标准。资历不是能力,不能靠资历吃饭,否则,职场之路将越走越窄。试想一下,如果你在工作中的每一阶段总能找出更有效率、更经济的办事方法,你就能不断提升自己,就有可能被长远地委以重任,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