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zǎo发fā白bái帝dì城chéng①
(唐)李白
朝zhāo辞cí白bái帝dì彩cǎi云yún间jiān②,
千qiān里lǐ江jiāng陵líng③一yí日rì还huán④。
两liǎng岸àn猿yuán声shēng啼tí不bù住zhù⑤,
轻qīng舟zhōu已yǐ过guò万wàn重chóng山shān⑥。
【注释】
①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城东白帝山上。
②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③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④还:返回。
⑤住:停息。
⑥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山。
早晨才辞别了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一天时间就回到了千里之遥的江陵。途中不时地听见两岸山间猿猴的啼叫,轻快的小船已经穿过层层叠叠的高山峻岭。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被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听到朝廷大赦的消息,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此诗抒写了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
首句写诗人的回想,点出开船的时间是早晨,地点是白帝城。“彩云间”是写白帝城的高。彩云缭绕与诗人遇赦的喜悦之情十分和谐。次句写诗人的意愿,形容船行之速,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可到达。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了长江一泻千里之势,同时?抒发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四句形象地描绘轻舟快驶的情形。两岸猿猴的叫声还没停止,可那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了千山万岭。诗人先写猿声,后写轻舟,用一个“已”字把“啼不住”和“过万重山”联结起来,借猿声回响衬托轻舟的快捷。诗人急欲东归的心情,洋溢于诗的明快节奏之中。
全诗写景抒情,写的是轻捷明快之景,抒的是轻快愉悦之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阅读训练】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朝辞()AzhāoBcháo
②一日还()AháiBhuán
2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知道:诗人出发的时间是,出发的地点是。
诗人归心似箭,带着愉悦的心情走在去江陵的途中,听见两岸山间猿猴的啼叫,看到层层叠叠的高山峻岭,心里格外兴奋。写一个片段,把作者看到的景色以及他当时的心情表现出来吧。
白帝城的来历
白帝城的名称,最早出现于西汉末年。当王莽篡位时,他手下大将公孙述割据了四川。公孙述在天府之国,势力渐渐膨胀,野心勃勃,自个儿想当皇帝了。他骑马来到瞿塘峡口,见地势险要,难攻易守,便扩修城垒,屯兵严防。后来公孙述听说城中有口白鹤井,井中常冒出一股白色的雾气,其形状宛如一条龙,直冲九霄。公孙述故弄玄虚,说这是“白龙出井”,是他日后必然登基成龙的征兆。于是,他在公元25年自称白帝,所建城池取名“白帝城”,此山亦改名“白帝山”。公元36年,公孙述与刘秀争天下,被刘秀所灭,白帝城亦在战火中化为灰烬。
在公孙述称帝期间,各地战乱频繁,而白帝城一带却比较安宁,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公孙述,特地在白帝城兴建“白帝庙”,塑像供祀。至明朝,公孙述的塑像被搬开,为刘备像所代替。庙内还有关羽、张飞、诸葛亮的塑像,但“白帝庙”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