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1)厂区环境所彰显的企业文化的视觉系统,如企业标识、企业经营理念、标语口号、文化宣传栏等。
(2)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如员工的行为守则、5S(源于日本,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项目)管理条例等。
(3)员工的精神风貌,如企业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比赛、各种会议等。
(4)企业的产品,如产品的质量手册、检验标准、产品的质量方针等。
(5)企业的服务,如客户服务的理念、服务标准、服务的政策承诺、服务人员的行为、客户反馈等。
(6)观察周围的同事和领导的行为方式。
任何一个企业的文化内涵,都是通过员工的精神风貌和行为来体现的。只有企业所有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企业发展目标才能够实现。试想,如果一个2000人的企业,每个员工都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那么这个企业就乱套了。企业文化就像掌舵的水手,体现企业发展方向,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成长。
领悟企业宗旨,制订工作目标
每个小目标的完成,会让你清楚地知道你与大目标的远近,你的每日承诺是你的压力和激励,每日的行动承诺都必须结合你的长远目标。所以,要想有计划地工作和生活,需要你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这一点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就不那么简单。
前Google中国区总裁 李开复
一树梨花:我该怎么办?
我在一家销售公司做运营部经理。刚开始,我们公司代理的电动车产品销售情况还不错,新进的员工干劲足,追求收益最大化,都恨不得多销多提成,大家干得热火朝天。可是时间一长就懈怠了。员工的积极性减弱,跑客户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与客户沟通也不那么热情了。有些员工认为:何必搞得这样累,一个人一个脑袋一张嘴,够吃够花就行了 还有的员工为了高薪跳槽到别的企业去了。员工流失情况越来越严重,业绩下滑得很快,我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谁能告诉我,我该怎么办?
【点评】使自己的目标和企业的宗旨一致
新员工到任何一个企事业单位,首先要进行培训,了解企业的宗旨和发展目标,看到个人与企业共同的发展愿景。在目标的激励下才能保持旺盛、持久的工作热情。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过一个非常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人们的终极需求指向自我价值的实现,能够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全神贯注地工作和生活。因而单纯靠增加销售提成来刺激工作热情,在短期内还可以起到作用,却不是长久之计。这是因为销售人员看不到企业与自我发展的远景,即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个动力源没有了,物质刺激的新鲜感就消失了,员工对未来的困惑会影响到当前的工作,也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企业宗旨是一个企业的最终目标,是一个企业存在的理由。企业目标就是在企业宗旨的指引下,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目标与宗旨在长期看来是一致的,不同点在于,目标是一个阶段接一个阶段的,当每个阶段的目标完成后,会逐渐靠近企业宗旨这个大目标。正如马克思对社会价值的理解,那就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如何实现这个伟大宗旨,马克思提出社会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把这些目标逐个实现,最终就会“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与此同理,企业宗旨和企业目标也是这种关系。
提起家电行业,无人不知格兰仕。的确,格兰仕生产的微波炉闻名中外。现在,世界上每两台微波炉中,就有一台出自格兰仕。格兰仕1978年白手起家,历经30多年的风风雨雨,由一个7人创办的手工作坊发展为一个拥有4万名员工的国际化大型企业,是什么力量把格兰仕推向了全世界?
“努力,让顾客感动!”格兰仕在这个宗旨下设定了三个十年的阶段目标:在第一个十年里,格兰仕荒滩创业,创出了一个过亿元的轻纺工业区;在第二个十年里,格兰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