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辨别中国人、日本人的终极技巧(2)

国际公务员奇记 作者:翟华


第二种情况,被日本人当成日本人,这种情形不多见,但还是隔三差五会出现。每当在国外(不是在日本)遇到日本人开口和我点头哈腰说日语时,我就觉得可乐:你们日本人不是深信自己是与众不同的特殊民族吗?日本曾流行"日本人论",认为日本不仅社会文化独特,连人种也与其他亚洲国家没有关系。所以,当日本人在国外被当做中国人时,大多数日本人都有几分不悦的感觉。日本人有民族优越感,日本比中国富裕,自然不喜欢被当做中国人。一位日本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承认,如果外国人把日本人误认为中国人,他的感觉好似一个大学教授被当做一个售货员一般。可是,当日本人也把中国人误认做是日本人的时候,那么日本民族特殊论也就不攻自破了。

第三种情况,被中国人当成日本人。偶尔遇上这种情形,我就上下求索,不知道是穿错了什么,还是动作不够协调,抑或是头发乱得跟小泉似的?郁闷啊!

记得有位爱国的中国作家呼吁中国人在国外被当做日本人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纠正。但我看,中国人被误认为日本人或者日本人被误认为中国人,有时候也不妨顺水推舟将错就错。一次在巴黎街边路过一个卖杂货的Tabac,法国人在这里排起了长队,大多数是来投注Loto(国家彩票)的。在店门口坐着一位30多岁的男人,耳边挂着耳机,想必是在听音乐,胳膊弯儿里搂着条小黑狗,左手里却端着一个塑料杯,里面有几个古铜色(bronze)的钢 儿(coins)。正是:远看是休闲的,近看是要饭的。我熟视无睹地从这人身边走过,脑子里想起法国前总理米歇尔罗卡尔(Michel Rocard)在谈到非法移民时的一句名言:"法国无法容纳世界上所有的贫困。"同理,法国街上的乞丐到处都是,也不能指望像我这样的路人会给他们中的每一个人施舍,更何况这么一个史上最阔的叫花子。结果,我走过去之后,突然就听到身后传来狂躁的叫骂声:"Salaud le Japonais(日本人,混蛋)!"

原来是一个不太美好的误会,我无言以对,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类似这样的误会是海外华人几乎天天都要碰到的事情,对此有人高兴有人愁。巴西华裔作家袁一平在《啼笑嫁巴西》一书中描写了一个叫做"大老钱"的人物。一次大老钱到银行付款,进门一看柜台前大摆长龙,不排两个小时的队别想办成事,于是就厚厚脸皮,加塞儿挤到队伍前付了账单。排队的人们站得腿酸心焦,不会对此视而不见。见大老钱一不残疾(handicap),二不年迈体弱(aged and fragile),却死皮赖脸地插号,当然不能咽下这口气。一位老先生首先发火,责骂大老钱说,"你这个日本人,一点儿不守规矩,真不像话!"大老钱没做任何解释,尴尬一笑走了。他嘴里自我安慰地嘀咕,反正骂的不是我,我不是日本人。没事!然而一旦大老钱做了好事,他总是把荣耀贴在中国人的脸上。一个冬天的晚上,他帮一家中国教会(Chinese Church)为栖身桥下的叫化子发食品。那帮穷人们领到了面包和牛奶,直抱拳作揖,感激涕零。因不知施舍者尊姓大名,就一个劲地点头哈腰说,谢谢日本人,日本人真好。大老钱当即纠正道:"我们不是日本人,我们是中国人。知道吗?中国人。"大老钱的逻辑是这样的:"时间一长,巴西人就以为,凡是坏事都是日本人干的,凡是好事都是中国人做的!""大老钱"的不懈努力可能是徒劳的,因为这样的小把戏日本人也会玩。台湾作家三毛在《亲不亲,故乡人》中也描述过中国人和日本人在国外被弄混的轶事。文章中的三毛对日本朋友莫里说:"你知道吗,我在撒哈拉沙漠(Sahara Desert)住着的时候,为了偷看当地人洗澡的风俗,差点没给捉去打死。后来有人怀疑到是我,我当然死也不承认,硬赖给你们日本人,嘿嘿,聪不聪明?"莫里这个日本人也不是好惹的,他居然露出坏坏的笑容,和三毛握手:"每当我在国外做了什么不太体面的事情时,偶尔也会变成中国人哩!"三毛怒骂:"丑恶的日本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