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东行漫记--“日”外有别

国际公务员奇记 作者:翟华


我当时还听不懂日语,按惯例我想大概是机长在欢迎旅客搭乘日航班机,并介绍飞行情况吧,只是不知为什么叽哩咕噜讲了好几分钟。好在用日语讲完以后,机长又用英语重复了一遍,除了表达欢迎的意思以外,真的是在说飞行高度、天气状况、抵达时间等等,奇怪的是这一次用了不到一分钟就讲完了。

过去我时常自诩走遍亚、非、欧、美,但实际上很长一段时间内却没有去过一衣带水的东邻日本。所以当日本同业邀请我去东京参加一个研讨会(seminar)的时候,自然是满心欢喜。与我联络的日方职员叫越崎,会说有点儿上海口音的汉语。越崎君打电话问:"老翟,下星期来行不行?"我说:"为什么不行?"越崎君大喜:"答得好!"

答得虽然好,但我们都忘记了还需要办入境签证(entry visa)。到日本大使馆(Japanese Embassy)一打听,中国人有特殊待遇,办签证一般需要五个星期左右,另外一个同行的孟加拉籍同事都用不着这么长时间。签证所需材料、证明、担保繁复自不必多说,就说说申请表上所需的照片吧。日本人所需照片不是一寸标准照,而是45mm45mm见方的大头像。拿着钢尺按照日本使馆的要求裁了两张照片,连同填好的申请表和各类材料交到使馆签证处,却还是因为照片不合格被当场打了回票。原来日本使馆要求的尺寸是45mm45mm没错,但是照片上的脑袋瓜上的头发外沿与照片的上边界要求有7毫米的距离,少了的不行。办妥签证,这次行程才算最终确定下来。

直到上了日航(Japan Airlines)的飞机,进了公务舱(Business Class),看见点头哈腰的日本空哥空嫂,才算找到了在金钱面前人人平等的感觉。飞机起飞后广播里传来机长的声音。我当时还听不懂日语,按惯例我想大概是机长在欢迎旅客搭乘日航班机,并介绍飞行情况吧,只是不知为什么叽哩咕噜讲了好几分钟。好在用日语讲完以后,机长又用英语重复了一遍,除了表达欢迎的意思以外,真的是在说飞行高度、天气状况、抵达时间等等,奇怪的是这一次用了不到一分钟就讲完了。是日语本身啰嗦还是机长觉得有些信息没有必要告诉那些不懂日语的乘客呢?

空嫂送来晚餐的菜单,先用日语问了句什么,显然看不出我是外国人。见我一脸茫然的样子,才指着菜单用英语问我想吃什么。菜单第一页上用汉字写着"和食",第二页上写着"洋食"。这"和食"当然是日本料理,而那听上去有点别扭的"洋食"想必就是中国人常说的西餐了。明白了这个理,那么机内闭路电视(closed-circuit TV)里播放的外国电影(包括香港电影)就是"洋画",而日本人自己拍的电影则称为"邦画",分得清清楚楚。

几个小时以后飞机抵达成田机场,旅客们填好海关 "申告书"、检疫"质问票",纷纷来到入境大厅接受"入国审查",等待"短期滞在"的"上陆许可"。我注意到十个入境检查窗口里有八个专为日本旅客开放,而只有两个窗口处理持外国护照的旅客。难怪外国人排起了长龙,而日本人几乎不用排队。有些常来日本的洋人对此司空见惯,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说,一边排队,一边读书。

从"和食"、"邦画",到海关的特别对待,我似乎感觉到日本人对外国人的一种特别心态。也许,这种心态可以用" 日'外有别"来概括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