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人遇事不着急、不上火,常常在嘴边挂着这样一句话:"Bahala na(音译:巴哈拉那)"。台风来了,"巴哈拉那";家里没钱了,"巴哈拉那";孩子生病了,"巴哈拉那" 这"巴哈拉那"到底是什么意思?你问十个菲律宾人可能会得到十种答案。有人说"巴哈拉那"就是"没事",有人说"巴哈拉那"就是"该怎么着就怎么着",也有人说"巴哈拉那"是"上帝的意志",还有人说"巴哈拉那"是"走着瞧"的意思。我认识的一位研究菲律宾多年的外国学者认为"巴哈拉那"乃是菲律宾人的一种生活哲学,意思是世间万物万事,看上去剪不断理还乱,其实最后都会自然而然地理顺,用不着人们去烦恼。按照这样的哲学,菲律宾人深信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和平与秩序也早晚会到来。
关键词
Nature(自然)、natural(自然)习惯成自然
古今中外都以自然为美(natural beauty)。《老子》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指宇宙万物。而英语中的"nature"一词源自拉丁文"natura",意即"天地万物之道(the course of things, natural character)",与中文的"自然"一词含义完全相通。"自然"可以大得没边,比如"自然界(natural world)"、"物质世界(material world)"直至"宇宙(universe)";"自然"也可以具体描述一个人的面部,比如说"他的表情很自然(His facial expression is natural)"。如果把个体的"小自然"与环境的"大自然"联系起来,那就产生了 "天体主义(naturism)"。按照"国际天体主义者协会(International Naturist Federation)"的定义,"天体主义是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生活方式(Naturism is a lifestyle in harmony with nature)"。说的再明白一点,"天体主义"就是裸奔,以不穿衣服的方式亲近大自然,而且完全没有不自然的表情,因为习惯成自然(When you make it a habit, it will become second 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