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人的“不客气”和日本人的“失礼”

国际公务员奇记 作者:翟华


中国人可以一天不说"你好"、"请"、"谢谢"这些为数不多的礼貌用语中的任何一句而活得好好的。在这样的"不要客气"氛围中过惯了的中国人如果到了日本,一定是处处"失礼",而日本的礼貌基本上恰恰就是要时刻准备着说"我失礼了"。假如您有机会来到日本,不妨观察一下日本人一天中要说多少礼貌用语。

日本人和中国人很像,不仅长相上难以区别,而且文化上也颇多近似之处,比如中国人的"脸"和日本人的"颜"更是如出一辙。但是,中国人(至少是现代中国人)和日本人有一个天壤之别,那就是对于"礼数"的态度。中国人之间讲究"咱俩谁跟谁","甭跟我客气",至少也是"不要客气"。和我合著《十二亿火星人六千万火鸡人》的法国人大恩这样写道:"不是说 不要客气'吗,说得太对了,中国人完全是按这四个字的本义严格照章行事。中文字典里有些词似乎完全是给外国人预备的,除了外国人谁在意向收款员说一声 谢谢'?除了刚到中国的外国人,谁会不识相地向火车售票员问一句 你好'?如果中国盲人听见有人说 你好'、 谢谢'、 对不起'、 请'这些词,那一定是撞见 鬼'(香港人对外国人的称呼)了。""唉,究竟什么是中国人眼中的礼貌呢?让我们直接问一下中国人: 什么是礼貌?'回答是: 那就是会说"你好","再见","请进","请坐"这类的话啦!' 可是我怎么在日常生活中听不到中国人说这些话呢?是不是还有其他什么我不知道的礼貌用语呢?'中国朋友回答说: 没了,真的没了,我们的礼貌规矩本来就不太多。'"

中国人可以一天不说"你好"、"请"、"谢谢"这些为数不多的礼貌用语中的任何一句而活得好好的。在这样的"不要客气"氛围中过惯了的中国人如果到了日本,一定是处处"失礼",而日本的礼貌基本上恰恰就是要时刻准备着说"我失礼了"。假如您有机会来到日本,不妨观察一下日本人一天中要说多少礼貌用语。

日本人早晨起床,出门上班前要和家人说"行ってきます"(我走啦),家人会说 "行ってらっしゃい"(路上小心啊)。来到办公室,和同事打声招呼"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你早)开始工作。出去拜访客户,进门前要先说"お邪魔します"或"失礼します"(打搅了),等到对方说 "どうぞお入りください"(请进)再进门。中午陪客户吃饭,在动筷子前要说 "いただきます"(我开吃啦),吃完了要说 "ごちそうさま"(我吃好了,谢谢)。拜访结束,离开时要用过去式对客户说 "お邪魔いたしました、これで失礼いたします(耽误了您的时间了,对不起,我告辞了)",对方会说 "お元気で"(保重),你还要回答说 "あなたもお元気で(您也保重)"。晚上下班要先行离开时,要说 "お先に失礼します(我先走了)",如果上司还在,他会说 "お疲れ (辛苦了)",作为下属你要马上回答说 "お疲れ でした"(您也辛苦了)。同时也不会忘了和同事说一声 "また明日"(明天见),同事会回答说 "また明日、お気をつけて"(明天见,路上小心)。回到家,先要喊一声 "ただいま"(我回来了),家人会应声答道 "おかえりなさい(你回来了)"。

这一整天下来,至少要说十句以上的礼貌语,这还不包括见面时的点头哈腰,或者语言本身的"尊敬语"、"谦让语"、"丁宁语",也不包括时时挂在嘴边的"谢谢(ありがとございます)"、"对不起(すみません)"。尤其是这个"すみません",日本人一天说上数十次也不鲜见。"すみません"(读音sumimasen)本来的意思是表示歉意,但也有因为麻烦了别人而感到内疚时的感谢之意,属于"万能语"。北京语言大学的靳卫卫先生在《走进日本》中引用了这么一个发生在小店铺的场景对话,说明"すみません"的用法(为了方便读者,日文对话翻译成中文):

顾客进门喊道:"Sumimasen(对不起)!"

店主从里屋跑出来说:"嗨,sumimasen(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顾客说:"Sumimasen(对不起)",给我一只牙膏。

店主递给顾客牙膏,鞠躬说:"Sumimasen(对不起)。"

顾客也回答说:"Sumimasen(对不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