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is respect China gives us a salutary lesson when, at the United Nations and elsewhere in the world, she insists on being, or allows herself to be, called "Chine"or "China", although within her own borders, her people call their country "Zhong Guo".(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是我们的光辉榜样。在联合国和世界任何地方,中国要求或者允许别国称呼自己为"Chine"或者"China",然而在她自己的境内,她的人民都把自己的国家称为"Zhong Guo"。)
西哈努克说得不错,自古至今中国从来不在乎外国人称自己为"China"。正如柬埔寨的名称来源梵语的"Kamboja",一种说法认为"China"这个词也来源于梵语。梵语中的"Cinasthana"和"Mahachinasthana"皆为古印度对中国的称谓,而且西方语言中的"Chine"或"China"都起源于梵语"Cinasthana"或"Mahachinasthana"。梵文"Mahachinasthana"中的"Maha"是"大"的意思;"sthana"读作"斯坦",乃"国土"的意思(现在西亚、中亚有很多叫"斯坦"的国家);如果按一般推测"China"是"秦"的译音,那么"Mahachinasthana"的就是"大秦国"的意思。在成书于在公元646年的《大唐西域记》中,唐玄奘写道:
大唐国来请求佛法。王曰。大唐国在何方。经途所亘去斯远近。对曰。当此东北数万余里。印度所谓摩诃至那国是也。
这里,唐玄奘把古印度对中国的呼称"Mahachinasthana"音译成了"摩诃至那国"。我认为,对于当时的印度人来说,凡是在其境外东方、北方的地界都可以被称为"支那",正好比中原王朝把当时西方、南方的王国统称为西夷、南蛮一般。这样,这个"Mahachinasthana"的概念不仅包含了现在意义上的中国领土,而且包括了在中国南部的一些小国,其中很可能就有"究不事"。换句话说,"究不事"也有可能被称为"China"(今天的柬埔寨确实是"印度支那"的三国之一)。是不是作《隋史》的史官(historiographer)道听途说,把"China"听成了"Tchen-la",写成"真腊"或者"占腊",就此当成了"究不事"的专有名称呢?
这是我对"真腊"来源的一个推测,没有真凭实据,但却是走在吴哥古寺的残垣断壁(ruins)中读《真腊风土记》产生的灵感。各位读者有机会也可带着这本书去真腊体验一下,这里是世界少数几个中国公民可以落地签证的地方。
关键词
真(truth) 真与假的悖论
中国有句俗话说"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What is true cannot become false,what is false cannot become true)",这话是真的吗?假设你遇到一个真人,大言不惭地说"我说的话是假话",该如何理解呢?如果这位先生说的话真是"假话",那么他所说的"我说的话是假话"便是假话,换句话说,他说的话不是假话。这是一个"真(true)"与"假(false)"的悖论(paradox)。"Paradox"这个词来自希腊语"para+dokein",意思是"多想一想"。想一想,什么时候可以讲真话?美国经济学家、作家托马斯索维尔(Thomas Swowell)想通了,他说:"只有两种情况下可以讲大实话:匿名或者死后(There are only two ways of telling the complete truth and posthumous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