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以来,甲型H1N1流感已在全球蔓延。但是只要大家多了解、多预防,甲型H1N1流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新型甲型H1N1流感由流感病毒变异毒株引起,出现时间无规律,人群缺乏特异免疫力,普遍易感,可造成多地区甚至全球大流行。甲型H1N1流感与季节性流感基本相似,病情较为温和,传染性强,属于中医的“时行感冒”,为风热疫邪侵袭肺卫,肺卫同病而成,治法主要以疏风清肺为主要治疗方法,除重症以外的甲流,一般中药治疗三天可逐渐烧退恢复。
甲型H1N1流感与季节性流感的预防:
(1)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加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3)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避免暴饮暴食,少吃生冷食品,多饮水。多食易消化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
(4)避免与患流感的儿童密切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5)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少去公共场所。
(6)家庭成员应注意个人卫生。回家后应及时洗手、更衣,勤换衣物,经常晾晒被褥;做好家庭环境卫生。
(7)可饮用一些中药预防:
桑菊薄荷饮:桑叶、菊花各19克,薄荷5克,水煎,加蜂蜜饮服。
菊花茶:菊花、金银花、生山楂,加少量冰糖,开水冲泡,代茶饮。
甲型H1N1病毒主要传播源为患者,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通过飞沫,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如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感染,人群普遍易感,病死率为0 4%。
临床表现:流感样症状,发热(腋下温度 37 5 )、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乏力、呕吐和(或)腹泻。
流感的合并症:
流感可引起肺炎、心肌炎、脑炎。若体温持续超过39 ,应警惕重症倾向。高龄患者和婴幼儿危险性高,诊治及时者愈后较就诊晚者好,指标检测外周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咽试子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呈阳性。
治疗原则: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注意休息,多饮水,吃易于消化的饮食,在明确继发感染时使用抗菌药物,但抗菌药物对甲流病毒本身无效,重症患者应送入ICU病房(重症加强护理的病房)及时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