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公司之一,其业务覆盖了全球190多个国家,在全世界拥有大约600家工厂、研发中心和销售办事处。西门子在中国的业务是它亚太地区业务的主要支柱,而且在西门子的全球业务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3.1 西门子对人才的要求
西门子公司的“人才素质模式”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识,二是经验,三是能力。知识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商业知识和市场知识;经验包括本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项目经验、跨国文化经验;能力包括推动能力、专业注意力、影响力及指挥能力。三方面最重要的是能力,其次是经验,最后是知识。他们认为,提高知识水平,需要2~3个月,增长工作经验,需要2~3年,培养能力则需要二三十年。能力有差距,专业知识再丰富也无济于事。如今的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不具备学习的能力,你知识再多,也注定会落伍。
西门子公司一般只要求员工三点:一是进行自我评价,你哪些方面强?为什么强?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是当项目经理还是某个方面的专家?二是学会沟通,以坦诚、透明、信任的方式与经理、人事顾问沟通,研讨发展规划;三是努力进取,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理解公司核心的价值观,融入公司的文化氛围,保持自然学习状态,针对自身的素质对症下药,把自己进一步培训的想法告诉项目经理和人事顾问,以求得帮助。
1.3.2 西门子的招聘流程和特点
西门子公司的总部设计了一个软件系统,叫ATS,西门子(全球)的招聘工作都在这个平台上进行。这个系统有一个跟踪软件,什么时候进来简历、什么时间进行筛选、筛选结论是什么等情况,都会进行跟踪记录。人力资源部门将不合适的人选淘汰掉之后,会把认为合适的人选的相关情况发送给招聘部门,并与部门经理进行讨论。之后,西门子会根据职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案。例如,招聘软件工程师这种专业性较强的职位时,一般会先由业务部门进行面试,因为他们更了解技术要求、业务状况。如果是招聘适用面比较广的职位,比如文员之类的,申请的人会很多,一个职位可能有成百上千的求职者,西门子就会先筛选简历,然后进行电话面试。在电话里了解他们的英文能力、交流能力等,觉得比较合适的人会通知请过来面试。所以,每个职位的招聘流程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并没有较为固定的模式。
一个面试最长2小时,要进西门子这样的公司可能需要进行2~3次的面试,根据职位的不同,可能有的人会经过更多的面试考查。人事部门会重点考查求职者的能力部分,业务部门会考查求职者的经验和知识部分。
西门子强调多侧面、多角度地了解求职者,面试者在面试之后会进行交流,谈谈对求职者的感觉,什么地方比较不错、什么地方有待提高。西门子面试的时候遵循的是“more eyes principle”,更多的人从不同角度去看一个人,大家交换不同的看法,最终形成一个共同的结论。
西门子的招聘人员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包括业务经理,都经过面试培训。比如,如果想了解求职者的学习能力如何,他们可能具体会问,你是怎么学习的,学过哪些东西,当时情况怎么样……这样更能确定求职者简历的真实性。另外,对每一个求职者西门子都会有几轮的面试,会从不同侧面考查求职者。
1.3.3 西门子面试题目
西门子面试有一些固定的简单问题,比如要求求职者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说明自己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以前负责过哪些项目、怎么做的、成绩如何等惯例问题。
还有就是了解求职者每次变换工作的原因,现在为什么想来西门子工作,未来的打算和目标,期望的薪资是多少,等等。这些都是常规问题,基本上会问及每一位求职者。主要是为了考查求职者是不是盲目地来到西门子,一两年后跳走,求职者的忠诚度如何。每个公司都希望招聘来的员工能够稳定,要知道,西门子有很多工作了十几年的员工!
西门子曾经给一个业务部门招聘销售人员,一共有24个求职者,分两天进行了招聘活动,一个组有12个人。活动包括向求职者介绍西门子公司、做一份问卷调查、英文演讲、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最后是和每一个求职者进行单独交流。
英文演讲主要考查求职者的英文流利程度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其实,演讲最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面试官会看求职者是不是过分紧张,英文是否流畅、能否很好地表达自己,是否善于借助表情、眼神、身体语言,是否会运用会议室里的工具等。小组讨论的形式能够让面试官更全面地了解求职者。有些人能够带领整个团队进行讨论,能够分析清楚讨论的主题是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能够达到什么结果。角色扮演能够看到求职者是如何跟客户打交道、与客户沟通、怎么解决客户的问题。
每一环节都有观察者给这些求职者打分。这些活动的环节都是针对销售职位专门设定的,考的是求职者的主动性、沟通能力等,还可以观察求职者是否具有成果导向的思维和团队协作的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