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彼此身上看见孤独(14)

当贝利遇到艾丽斯 作者:(英)贝利


偌大的一间宅院,平日除了派默尔先生(他从不打扰我们),就只有我和艾丽斯两个人。前任屋主准备搬到古恩西岛上,住在她儿子为她购置的一栋现代化的单层小屋里。她是一位老太太,在村子里已经住了很多年了;把房子卖给我们后,她特地推荐几个人来帮助我们“打理”。我和艾丽斯都不想让别人打理我们的生活。一晃眼,我们在“香柏居”住了30多年。这期间,我们从不曾找人来打扫房子和整理花园,如今,整个宅院变得乱糟糟,找人来清理也没有用了。我们――至少艾丽斯――满不在乎。跟艾丽斯见过一两次面的小说家罗斯?麦考利说:“别为房子操心,让它去见鬼吧,看它见到鬼后会变成什么样子。”艾丽斯挺赞同她的看法,但我可就没那么豁达。

我垂下头来。大师的评语,想必是莎翁和他那部杰作迄今为止所获得的最大恭维。我眼前的这个魔法师的确有两手,刹那间,我们那个小角落的肃穆气氛变得令人难以忍受。所幸,就在这当口,一个傲慢自大、但却装出一脸笑容的年轻人闯进来,打断我和大师的交谈,让我大大松了口气。这个小伙子最近写了一本书,探讨现代人的苦闷,评价极佳,畅销一时。

“大师,您对拙作有什么看法呢?”他故作轻松地说。显然,他有充分信心,这位文坛大师肯定拜读过他最近出版的那部杰作。

大师相貌堂堂,见过他的人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身材矮胖,乍看活像一个侏儒,但他脖子上那颗头颅却奇大无比,加上一头浓密的黑发,使他整个人看起来像一个腰部被斩断的巨人――德国人管这种人叫Sitzriese(“坐着的巨人”)。这会儿,他脸上露出慈蔼的笑容,睁起眼睛,抬起头来呆呆望着眼前这个年轻人;显然,他并不了解这小子刚才提出的问题,甚至根本就不知道他究竟在讲什么(尽管大师从小就学英文,讲起英语来比讲德语还要流利)。好一会儿,大伙儿没吭声。年轻人只顾站在一旁等待大师的回答,脸上的表情愈来愈尴尬。

大师终于开腔啦。他的口气充满疑惑,但却十分平稳,丝毫不带嘲讽或刻意强调的意味。“你是不是在问我――我――有没有看过你的作品?”他重复“我”这个代名词,唯一的目的是澄清一个可能发生的误解。也许,这个年轻人以为他在跟一个普通人交谈?接着,双方又陷入沉默中。大师脸上依旧保持着笑容,好一会儿只管抬起头来瞅着眼前这个小伙子。最后,年轻人终于开腔,含含糊糊向大师道个歉,然后悄悄开溜。

我站在一旁观看,对大师的表现既感到万分钦佩,但同时却也觉得无比厌恶。天人交战的结果,厌恶战胜了钦佩――往后在其他场合遇见这个怪物或魔法师,我心里都会有这种感觉。然而,有趣的是,不管面对任何人,他不但能够堆出一脸和蔼可亲的笑容,而且可以同时装出一副羞答答、怯生生的模样儿――这一切,都是为你一个人而做的哦。难怪大家都很崇敬他。第一次见到大师,连我自己都被他迷住了。我悄悄跟随在他身边,看他如何跟其他宾客打交道。我发觉,他对参加聚会的作家、学者和大人物不理不睬,就当他们不存在似的。这种作风迫使别人对他敬而远之。跟那个年轻人接触后,大师独个儿在会场上四处走动,好一副逍遥自适的样子――没人敢主动上前攀谈,而他也不理别人。也许大伙儿决定故意冷落他老人家,给他一点颜色看;果真如此,那么,在大师眼中他们的做法只会显得小气、好笑。我看见他老人家走过去跟另一个小伙子攀谈。这个年轻人孤伶伶站在会场边缘,显然不认识在场的任何人。没多久,老少两个就有说有笑,谈得颇为投契。我悄悄走上前,仔细一瞧,发现这个獐头鼠目、一脸滑稽相的小伙子,竟然是一位经常在B级警匪片中出现的演员(那时我最爱看这类电影)。灵机一动,我就以此为话题,上前跟他攀谈。我告诉他,我很欣赏他在银幕上的表演。听我这么一说,他显得很开心,但他告诉我,至今他还没机会扮演黑道大哥;这阵子他一直在演大哥身边的小弟。就在这当口,他的一位刚赶到会场的朋友(看来也是演员)向他打招呼。哥俩一块儿走开去了。大师对这个小伙子似乎很有好感,向我打听他的身份。“偌大的一场聚会,只有这个年轻人言语有点趣味。”他老人家微微一笑,感叹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