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苏南的成年男性在夏日大都裸露着上身,皮肤晒得黑黑的,且满脸污垢,双手老茧又厚又重,头发剃得短短的,有的干脆剃了个光浪头,若披上袈裟则是地道的和尚,可惜他们没袈裟,只有烟棒,竹制的,外带一个烟袋一个竹筒,竹筒里面放上点烟的纸册,挂在裤腰旁。头上的笠帽俗称蒌箍头,遮蔽着视线,他们取下后“咔嚓咔嚓”地当扇子扇着。尽管太阳刚出,气温并不高,但他们觉得闷热,不断扇着,随意地看着、读着、听着,有一种少见的愉悦感。
陆容穿着短袖条纹的衬衫,下着灰色土布长裤,长裤的裤管很大,走起路来嚓嚓有声。她脚着草鞋,头戴草帽,从着装上看似乎有一点儿不协调。头上的草帽和脚上的草鞋是地道的农民饰品。而她的脸,她的神情,尤其是那眼神,显示出一种高雅的气息,脸上黝黑的肤色,尤其那光亮的额面,显示着战火洗礼后特有的神韵。这种不协调只有她自己清楚,自己出生于知识分子的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投身于抗战,知识女性的那份柔美还没有和一个钢铁女战士完全画上等号,这不像李坚真大姐,人家一看便知是一个久经沙场的铁血女士。
史毅则不然,她穿着军装,显示着一股战斗豪情,挺拔的线条,尤其是干净利索的绑腿,你能品味出军人特有的刚健来。不过她那秀气的脸庞,水汪汪的眼睛,灿烂的笑容,仍不时地放射出女性的妩媚来。
史毅见许多人围拢上来,便拿起带来的竹棒,点着上面的文章,读讲起来。
那小竹子有好几根,都是从塘马村南的枫树埂上割来的,那枫树埂在混莲塘南岸,上面遍植枫树、竹子。枫树自不必说,秋天红似二月花,单是那竹子就与众不同,全为实竹,根根挺拔,割下来可做弓箭,也可做教棒,隔一段刮一层皮,或隔一段刮一层皮后涂上色彩,便出奇的好看。史毅、陆容她们为了便于宣传,尤其为了便于在黑板上教战士们识字,做了许多这样的教棒。
这帆布墙报经常作流动的宣传,宣传时则张开,不用时便卷起,墙报内容经常变动,布局也经常发生变化,创新则是主要的。
墙报像张开的几张报刊,分割成几个方块,上面加了一行横幅,上书“新四军十六旅墙报”,置在各个方块的上面。
史毅用小教棒指着最左边的,也就是第一版面的那块墙报说道:“这是我们六师参谋长、十六旅旅长罗忠毅的文章,题目是《 反对分裂,坚持抗战 》……”
史毅在四月份的方桥镇曾和潘吟秋一道进行过政治宣传,她十分清楚群众的心理。先前的江南指挥部离这儿只有十几里地,新四军的影响力非常大,这儿是典型的老区,现在群众纷纷听讲,人头簇拥,不由得使她想起了那难忘的三月八日。在宜兴方桥中学的操场上,人山人海,群众听着张真同志作妇女解放、拥军抗战的宣讲……眼前这景象犹如不久前的方桥三八之夜呀!
再过去是一排墙报,也是用同样的方法系着,不同的是系在三棵香椿树上,所以墙报的帆布没有鼓起。围观的人更多,那全是一幅幅动态画面,陆容像史毅一样用教棒指点着,解释着。
这七月份天气,本十分炎热,但时值黄梅季节,连续几天的暴雨,气候显得十分阴凉。天上布满了厚厚的乌云,不再见那刺得睁不开眼的阳光,洒满大地的是灰暗的全光。这倒和古老的后周小镇的青色的石桥、灰色的石板路、黑色的瓦片、斑驳的墙面、灰黑色的木板,形成了一个水墨色的和谐整体,倒显出江南轻灵、浅灰、飘逸、多梦的灵性来。墙一角,文清和王萍在登台演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