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人本概念(3)

人本教练模式 作者:黄荣华


化"字的构成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直立,一个人旋转。旋转象征着人自己的转变。在人与外界和自然的互动中,人要么改变环境,要么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当改变环境受挫的时候,只有改变自己。长期的比"、"从"以及极端的"北",人们逐渐养成了按照习惯行事的习惯,因循度日,跳不出许多窠臼而每况愈下,甚至出现恶性循环。这时候,不妨内察自身,调整和改变自己,进入"化"的境界。

以"人"为根的"化",其实现过程何尝不就是教练的过程 ! 这一点,从企业教练的定义就可以看出来:"企业教练是一门通过完善心智模式来发挥潜能、提升效率的管理技术。教练通过一系列有方向、有策略的过程,洞察被教练者的心智模式,挖掘潜能,发现可能性,帮助被教练者有效地达成目标。"教练的焦点在"人",教练的目标是使被教练者达成他的目标。在教练眼里,"人"的旋转意味着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存在着无数新的可能性。

单纯一个"人"字,包含了无穷的智慧。世间苦乐,因人而起,事物变化,因人而异,道不尽人之精华,欲参透人生奥秘。人本教练模式就是以人为本,以中国的"人"字为模板,融会东方丰富的文化内涵,借鉴西方先进的方法和工具,从而开发出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套管理模式。

第二节 人本教练模式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与社会密不可分,每一个人都应该是一个立体的人、一个完整的人。人不能不了解外界,也不能不了解自身,只有内外和谐的人,才是完整的人。这就是古代一直强调的"天人合一"。《大学》

的核心思想,归纳起来就是 18 个字:"格物致知诚意正其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思是说人要推究领悟事物的原理,使意念诚实,端正心态,提高自己的修养,从而才能治理好家、国以及天下,讲的就是从内及外的道理。

《中庸》是儒家的处世哲学,影响中国历史数百年,其中也贯穿了内外和谐的思想。在《治国》篇有这样一段话:"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也就是说,君子不能不完善自己;完善自己,不能不推己及人;推己及人,不能不尊贤知人;尊贤知人,不能不深谙自然。只有按照知天、知人、事亲、修身这样的途径来做了,才有可能治理天下国家。

教练的焦点在"人",但是这个人并不是狭隘、固定的"人",而是动态的、充满很多可能性的人。教练着眼于挖掘人的潜能,致力于帮助被教练者看到并打开各种自我设限的框框,同样也是一个从内到外的过程,被教练者最终实现目标,达到内外和谐。

人本教练模式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把人看成立体而完整的整体,并且将人分成内外两面,以及 Why(因何)、How(如何)、What(用何)三端(见下图),以便更全面地理解人本身。

(因何)知识技术(外)心态信念(内)用何如何人本教练模式人的两面每个人都有内外两面。内,就是内在的东西,潜藏在人的性格之中,无时不在,无时不发挥作用,隐藏很深,不易觉察却力量巨大,决定着人的举止行为和发展方向,儒家反复提到的正心、修身,都属于内的范畴;外,就是人外在的表现,或者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东西,更多的表现为一个人所拥有的专业技能等方面。教练技术作了一个简单明了的分类,将心态和素质归结为内,将知识和技能归纳在外的范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