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诀2:控制好自己
恐惧专家们知道,无论在什么时候,他们能完全控制的都只有自己。因为总有些人和有些事是他们战胜不了的,无论他们多么富有技巧。你也和他们一样。他们清楚,控制自己的反应就意味着更有机会影响事态的发展方向。
下面的两个故事可以告诉我们,恐惧专家是如何通过控制自身反应来控制事态发展的。
一个特警告诉我,他们在控制群众骚乱时,控制自身对恐惧的反应是控制骚乱群众的十分有力的武器:
“我们会穿着防暴制服,全副武装出发。警车会把我们送到暴乱发生地点。之后,我们走下车,排队慢跑,找好位置,站成绝佳的队形,然后面无表情地站在汹涌而至的暴乱者面前。看到我们的时候,暴乱者通常会十分愤怒地冲向我们,大声喊叫,朝我们掷砖块和瓶子。我们会纹丝不动,手持着防御盾牌,挡住飞过来的砖块和瓶子。我们所受的训练要我们保持不生气、不悲伤、不害怕、不激动,只是简单地面无表情地站着。在这个工程中,我们会见证这种方式对暴乱者产生的影响。他们的头脑中会产生不确定感,之后会大声辱骂我们,继续向我们扔砖块和瓶子。而我们要一直站在盾牌后,躲避投掷物,但脸上绝不能有丝毫情感变化。之后,我们会发现他们的心理状态在一瞬间突然转变,脸上的狂妄自大和公然挑衅的表情不见了,一下子转为大惑不解和犹豫不定,最后完全变成惧怕。那是多么的神奇!他们一定在心里想:‘这些条子怎么可以如此克制,如此机械,什么表情也没有?我们都要杀掉他们了,他们还是一直站着。换了是我,打死我也不会站在那里白白送死啊。这些条子一定疯了,不要命了。’一旦知道我们在心理上占了上风,队长就会命令全部列队跑到暴乱者面前。这样,恐惧的暴乱者就会作鸟兽散状,各自纷纷向各方逃跑。整个过程中,我们集中精力控制的是我们自身的反应,而不是暴乱者的反应。因为我们知道,只要控制住自己的反应,那么我们就有把握控制住暴乱的局面。”
面对群众暴乱,这些特警往往身陷情绪激动的暴乱者当中,情况是十分吓人的。接受采访的这位警官坦白承认,他自己感到害怕,而且理应感到害怕。“我们当然会恐惧。当那些愤怒的人群冲向你,你身上的每一根神经,每一个细胞都在催促你赶快逃跑。”那为什么他们不跑呢?除了专业的训练之外,他们首先承认,感到恐惧是十分正常的。然后全神贯注地在敌对的暴乱者面前控制自己的反应。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警察接受这样的事实——他们控制不了暴乱者的反应,但是,他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反应。通过承认他们只能控制自身反应而非事态的发展,他们就能影响暴乱者的行为,最终控制整个事态的发展。
鲨鱼水域潜水专家瓦莱里·泰勒(Valerie Taylor)也讲了一个类似的故事,说的是一个非恐惧专家身处恐惧专家的险境中自我控制的故事:
“当时,我与一位好莱坞演员一起工作,他要去喂一条海鳗,我在一旁教他怎么喂。我告诉他,‘如果情况不对,那条海鳗咬住了你,无论如何千万不要把手拉开。它可能会把你拖到洞前。让它拖着你,因为它最后会松口,你的手不会有事的。’你认为那条海鳗会咬掉他的手吗?那条巨型海鳗把他的手衔在嘴里,把他拖走了。那个演员一直紧记着我教他的话,任由海鳗拖着,朝着它的洞穴游去。到了洞前,海鳗感觉不对劲,于是放开了他的手。他最终平安无事,手上仅留下了三个牙印。但是,如果他试图把手拔出来,他的手可能早就被撕破了。这是一个窍门,但一般人都做不到,因为常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抽开手,而非等到海鳗自动松口。”
在以上例子中,恐惧专家们成功处理了危机情况,因为他们控制住了自己对事情的反应。这听起来似乎过于简单而不够真实。但是,在使用技巧来控制恐惧时,不要把事情复杂化,这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过于复杂,在面对恐惧而情绪激动时,有可能一下子忘记了。
从自我到事态
通过自我控制来控制事态的发展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因为它鼓励你专注于自身表现而不是事情的结果。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在面对恐惧时的情况时,你唯一能完全控制的是你自己的反应或表现。
你有过当众绊倒,在一大群人面前爬起来的经历吗?那真是十分尴尬的经历。当众绊倒如此令人羞耻的一个原因是,你相当于当众宣告,你控制不了自己,而自我控制是至关重要的。那又是为什么在一些重要的场合,我们极其盼望成功的场合中,如商务谈判,与吵闹的邻居论理,第一次约心仪的对象等,我们会突然忘记了要控制自己,反而专注于控制事情的结果呢?
在你忙着要去控制其他人和事时,你就会忽略自我控制了。就拿下面这件事来说吧。泰德觉得他的经理麦克马洪女士一直把其他同事该做的工作分给他,让他超负荷工作。之前,泰德已经跟麦克马洪女士提过这个问题了,但麦克马洪女士试图回避此事,还暗示泰德工作不够勤快。泰德决定正式向麦克马洪女士摊牌。他告诉自己,“这一次,我一定不会让她再拐弯抹角地回避问题,以权压人了。”谈话开始不久,麦克马洪女士就开始采取内疚战术,泰德很快就意识到她根本不会改变主意。于是泰德的立场动摇了,他希望快快从这场谈判中抽身,希望这个事情没有发生过。结果呢?泰德的决心消失了,完全处于被动受控局面,从此绝口不提此事了。
在这种情况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简单来说就是,泰德试图控制麦克马洪女士的反应,却忽略了自我控制。当他试图控制整件事的结果,或者控制麦克马洪女士的看法时,发现自己根本控制不了,于是他感到无望,最终放弃了。那么他应该怎样做呢?想想特警的例子吧,他并不是试图去控制暴乱者而是控制自己的反应。那个演员也没有试图去控制咬住他的手的鳗鱼。泰德应该注意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非其经理的行为。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再回头看泰德的例子,想象一下你自己就是泰德。这一次,努力注意控制自己的反应。要做到这点,可以:
·监控自己的姿势——走姿、站姿和坐姿都要端正,这可以使你信心倍增,不卑不亢。
·保持眼神的接触。
·深呼吸,放慢呼吸。
·有条不紊、清楚地表达。
·以平常心看待你的不适感。
集中精力专注于自我控制可以让你看起来更加冷静且泰然自若,使你能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你可以看看老板的反应,如果她突然改变了策略,你就说明你的自我控制行为影响了她。在面对仗势欺人的情况时如何自我控制,这个话题我们会在第六章“结束欺辱者的心理游戏”中详细讨论。
现在你知道了,你所能做的是控制自己的反应。但是,在充满压力的情况或者那些你能控制的情况下,你不自觉地消极应对了,怎么办?在别人询问你时,你可能一下子脸涨得通红,而答应了一些你并不想做的事情,或者在面对不适应的情况时,你心里会感到害怕。在这种充满压力的情况下,有没有方法可以做到自我控制,变得更加镇定呢?答案是肯定的。关键是要培养你的恐惧行为模式(Fear Behavior Patter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