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打卡机所役使
对于不少上班族来说,工作似乎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儿:为了避免迟到被扣工资,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挣扎着起床,为了赶时间,不得不去乘坐已经拥挤不堪的公交,忍受身体晃来晃去的痛苦,在车辆堵塞的马路上焦急地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其实,这些上班族并非真正在为时间的流逝感到着急,也不是急着能快点工作,而是担心工作卡上留下迟到的记录被扣工资,或受到其他的处分。
当他们急匆匆地赶到公司,打完工作卡,发现一分钟不差时,心中的一块石头才算落地了。先停下来喘口气,去趟卫生间,然后在自己的座位上悠闲地泡杯咖啡,读读报纸。在完成这一系列的“早上仪式”、浪费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后才正式开始工作,但即便开始工作了,只要没有客户来办事,他们也没什么事情可做。从早上挨到中午,吃完午饭,从中午挨到下班,在无聊中打发时间,算计着离下班的时长,盼着打卡机的时针快点儿指向下班时间,焦急的程度一点不比上班路上遇到堵车时的心情差。当遇到特殊情况、工作的时间超过了下班点时,他们会为得到公司支付的加班费而沾沾自喜,从不去考虑自己在加班的时间内是否真的为公司创造了相应的价值。
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一小时60分钟……如果每天都得过且过,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每天在茫然中上班、下班,到了固定的日子领回自己的薪水,或是高兴一番或抱怨一番,之后仍然茫然地去上班、下班,从不花时间学习,从不反省自己一天做了些什么,有哪些经验、教训,怎样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不认真研究自己的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市场;也不去想自己的工作为顾客创造了哪些价值。如果这样机械被动地应付差事的工作状态持续三年以上的话,就会形成非常恶劣的工作习惯,而沦为打卡机的奴隶:每天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以此来证明自己朝九晚五地在公司上班,以此来证明公司应该给你按额发放工资,给你发放全勤奖,但是你每天的工作内容、工作量、工作进度,也就是说你做了什么工作,做了多少,是怎么做的,是无法从打卡机刷过的工作卡上被得知的,所以每天来上班似乎只是为了应付打卡机的时间检查,天天无所事事,工作卡上班时打一下下班时打一下,一天过去了;第二天上班时打一下下班时打一下,又一天过去了;等到某天下班打一下,以后不用再打卡,又一次合同到期了……
面对急剧的社会转型,我们有必要再次从根本上全面审视上班族的这些既有工作状态。这种应付工作,上班要应付,加班要应付,领导分派的工作要应付,顺理成章地,工作检查更要应付,没有任何主动性、自欺欺人的上班族等于完全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别人,这不但会给社会增加负担,而且还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职场生存危机,这种欺骗对自身造成的蒙蔽与伤害远胜于对企业和社会所造成的伤害。
人们都有一种习惯,容易习惯于一种安逸的工作环境,这种暂时的安逸会麻痹一个人的神经,使人们总以为这种安逸可以持久下去,但事实上,这种美梦随时都会被别人叫醒,随时都可能会中断自己的职业生涯。因为许多的因素正在发生着变化,也许很小,也不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但积少成多,等到真正爆发的时候,再想去改变就已经来不及了。
举例来说,如果某一天你所在的公司经济效益不好了,老板为了节省成本,突然告诉你说:“从明天开始不必辛辛苦苦地来公司上班了,公司分配给你一定的任务只要在家里做就可以了,然后公司根据你任务完成的情况支付给你相应的报酬。”当你听到这些你会作何反应?是为自己摆脱了打卡机的奴隶身份而感到高兴,还是猜测到也许老板知道了你每天磨洋工的做法而感到愧疚?
当你不得不按照公司的要求在家里完成工作任务时,你会发现你在公司养成的无所事事的坏习惯已经使你无法在家里进行任何工作,没有了打卡机的约束,可以一觉睡到中午,醒来后也是想着聊聊天、逛逛街,根本不能把心思放在工作上,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只拿到了很可怜的一点薪水,这时才明白以前仅以上、下班时间为标准获取公司支付的报酬,对于公司有多么的不公平?这时才意识到自己给公司浪费了多少时间?也给自己浪费了多少时间?此时的自己就像从未感光的胶片一样,一旦曝光了就会完全丧失使用价值,等待你的可能只有正式被辞退,掉进失业者的大潮。
而那些心中常有危机感、拒绝做打卡机奴隶的员工不管是在公司上班,还是在家里上班都能一样努力工作,不断地努力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能。因为他自己内心的自驱力告诉他应该这样去做,他也希望掌握自己的命运,希望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事业。
在如今每个企业都在讲求高效率的时代,我们对工作千万不能存有侥幸心理,让打卡机成为公司为你发放应得薪水的“证人”,能混一天算一天,到头来,公司输掉的可能仅仅是每月两三千的资金,而你输掉的将是自己的未来和前途。
不要成为上级手中的“棋子”
相信在一些公司存在不少“棋子式”的员工,他们能很好地按照上级的指示做事,不管上级有何要求都能照做不误。虽然这样的“棋子式”员工看起来很勤奋、很辛苦,也很守纪律,具有很强的“服从性”,但是这种对于发个指令,揿动按钮,才会动一动的机械完成工作的“应声虫”不但缺乏工作的主动性,而且缺乏对工作的思想性,不但不能为公司创造效益,而且常常误事。
张华大学毕业后到一家电子产品生产公司做起了电话接待员。她的工作很简单,只要按照老板吩咐的,为来电咨询的潜在客户介绍一下公司和公司产品的基本情况,如果客户有购买意向,建议他们与公司销售部进一步联系即可,老板还提醒她与客户沟通时一些注意事项及沟通技巧,如果留不住客户也不会扣她的工资。
在张华看来,虽然自己的工资不算太高,但是自己非常喜欢这种不用费脑子、只需按部就班即可的稳定工作,反正自己也没想着挣太多的钱,只要够吃够花就行。
但是,没想到的是这项工作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简单,三个月的试用期还没满,老板就对她的工作提出了批评:“怎么工作一点都不用心?客户都说你的服务质量很差,不仅语气生硬,缺乏亲和力,而且业务不熟练,客户问什么你都一无所知,就把他们推给销售部门。使本来对我们产品抱有一定兴趣的潜在客户也失去了希望,打消了团购的念头。”
张华一听觉得自己挺委屈的,觉得自己一直都在严格按照老板的指示工作,该为客户讲解的产品情况都介绍了,该用的礼貌用语都用了,能够留住客户本来说了不是我分内的事了吗?怎么现在又埋怨起自己来了?
没等艳丽开口说话,老板就给她下了死命令:“从现在开始必须好好改进你的工作,端正工作态度,努力争取每一个客户。再听到有客户投诉你的服务问题,公司就不会讲情面了!”
张华挨了一顿训后心里就更不满了:老板的指令总是变来变去,一会儿要那样,一会不要那样,出了问题都赖在我头上,真让人不知如何是好。争取每个客户本来是销售人员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跟电话接待员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