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张华这么“听话”的员工,为什么仍然得不到老板的认可呢?原因就在于没有明白工作的实质。工作并不等于只要按照老板吩咐的去做就完事了,也不是成为了老板手中的“棋子”,不折不扣地机械行事就是最佳员工。如果你对工作只是尽到本分,或者唯唯诺诺,对工作毫无思考,毫无主见,对公司的发展前景和生存危机漠不关心,你就无法争取到最大的进步和利益,你充其量只能得到属于你应得的那一部分。当然,这份所得不会跟你想象的那样多,也很难得到晋升的机会。
对于这样的员工,IBM的总经理沃森讽刺地说:“野鸭或许能被人驯服,但是一旦驯服,野鸭就失去了它的野性,再也无法海阔天空地去自由飞翔了……对于重用那些我并不喜欢却有真才实学的人,我从不犹豫。然而重用那些围在你身边尽说恭维话,喜欢与你一起去假日垂钓的人,是一种莫大的错误。与此相比,我寻找的却是那些个性强烈、不拘小节,以及直言不讳似乎令你不快的人。”
而且“棋子式”员工大都有一个通病,遇事总是推脱,总是逃避责任。他们每天除了按上司的吩咐“干活”外,什么都不会做,遇到问题,只会留给老板或上司,被动地等着老板或上司做决定。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完全是按照上级的指示做事,按照公司的规定做事,出了问题可以名正言顺地说:与自己无关,这不是我的问题,责任不在我……事实上,没有任何企业领导能容忍这种遇事推脱的员工。
“棋子式”员工缺乏果断决策的魄力。只做上级吩咐的事,凡事总要等待上级发出新的命令,由此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一旦遇到上级疏漏的问题要么视而不见,要么事无大小,事事请示。“每事必问”不仅自己觉得疲惫,而且上级也会觉得累,工作效率自然会很低,也由此注定了自己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
在职场中之所以存在这么多的棋子式员工,还与他们对工作的错误认识有关系。麦当劳创始人在给学生做演讲的时候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谁知道我们是做什么的?”几乎所有学生的回答都是做快餐的,可是麦当劳创始人的回答却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麦当劳是做地产生意的,我的职业是做快餐,可我的事业是做地产生意。我的最大资产不是快餐给我带来的利润,而是地产给我带来的保值价值!”如果不能在这样高的层面上认识工作,那么工作起来往往容易陷入被动状态。
虽然在般情况下,老板不会明确地对员工提出主动工作的要求,但是你也应该清楚,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那些能够准确掌握老板的指令,主动做事并注入自己的思想和智慧,把指令内容做得比老板预期还要好的人,才是更加符合老板的终极期望。一家机械公司的老板深有体会地说:“我们这一行最迫切需要的,就是想办法增加'能想又能做的人。我们的生产与行销体系中,没有一件事是不能改进的,也就是说都可以做得更好。”所以,在工作中,我们要有这样的意识,这就是我现在做的事能给公司带来多大的价值,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只有经常思考这个问题,才会得到升职和加薪的回报,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积累更多的经验,创造更多的机会,逐渐地发掘并提升自己的知性力。
认识“今天”的重要性
在工作中,经常听到有人发出这样的遗憾:“如果当时……就好了,可惜……”“我本来早就想到了,就是动手晚了,所以……”这样的人不是一两个,而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他们共同的弊病就是拖延:现在该打的电话拖到一两个小时之后才打,今天该做的事拖到明天去做,这个月该完成的报表拖到下个月,这个季度该达到的进度要等到下一个季度……以致让一开始对工作的热情冷淡下去,使幻想逐渐消失,最终导致美好的想法和完整的计划付诸东流。
比尔·盖茨说,凡是将应该做的事拖延而不立刻去做,而想留待将来再做的人总是弱者。 哈佛大学人才学家哈里克说:“世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的陋习而一事无成。”犹太人也认为一个把拖延养成为一种习惯的员工,是不可能成就大事的。凡事拖延不仅不能使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自动消失或者变得容易起来,反而会使原本毫不起眼的小事,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随着完成期限的迫近,工作压力与日俱增,终究使自己饱受精神上的折磨,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情绪困扰—拖延—低效—情绪困扰,常常为做不完的事情所困扰、自责,潜能也无法得到正常发挥,但又无法跳出这种怪圈,各项工作日积月累,总有一天工作积攒到一定程度会像火山一样爆发。
更为严重的是,拖延是对惰性的纵容,一旦形成习惯就会产生很强的惯性。我们都知道“闹钟法则”:假如你为了能够按时上班,把闹钟定在早晨6点。然而,当闹钟闹响时,你睡意仍浓,于是起身关掉闹钟,又回到床上去睡。久而久之,你肯定会养成早晨不按时起床的习惯,同时,你又会为上班迟到寻找各种借口,这就是你不能将事情做出色的根源所在。
我们可能一开始会为因遇事拖延造成的损失心生悔意,但是这样做一点用没有,下次又会惯性的拖延下去,慢慢地你的意志受到侵蚀,进取心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殆尽,开始那种因拖延产生的羞愧、自责、廉耻之心也逐渐丧失,直到将这种恶习视为平常之事,对它造成的惨重损失也持无所谓的态度。
拖延的习惯使我们变成懒惰的白日梦者、行动的侏儒,甚至本来可以马上解决的问题,也要花费很多的精力、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来拖延:时间太紧迫,条件不充分,工作太辛苦,场地没有联系好等等来蒙混公司,欺骗老板,以让自己轻松些、舒服些,最终受伤害最深的却是自己。当你醒悟过来时,你才惊讶地发现,拖延是多么危险、破坏性多么大的恶习!
恺撒大将就是因为一时拖延而造成个人悲惨的。当时,曲仑登的司令雷尔叫人送信给恺撒,告知他说华盛顿已率领军队渡过特拉华河。恺撒接到信件时,正在和朋友玩牌,于是就把那封信放在自己的衣袋里,等数分钟玩完牌后才阅读。读完信后,他情知大事不妙,但是等他再去召集军队时,已经来不及了。最后全军被俘,他自己的性命也没有保住。
可见,没有别的什么习惯比拖延更为有害,更能削弱一个人的斗志、贻误时机了。要想使自己脱胎换骨,把自己从拖延的恶习中拯救出来,增加工作的附加值,唯一的方法就是战胜惰性,立即行动!从今天起,就必须要锻炼这种魄力。
从老板的角度来说,他们比手下任何一个员工都心急,都恨不得把每一分钟掰成八半儿,按他们的预算,罗马三日建成也算慢,如果要让老板白花时间等你的工作结果,比浪费金钱更让他心痛,因为在失去的那一分钟内能想到的业务计划,可能会价值连城。
因此,要想获得职场竞争的优势,就要牢牢地把握住今天,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富兰克林说:“把握今日等于拥有两倍的明日。”昨日有昨日的事,今日有今日的事,明日有明日的事,今天就应完成的工作千万不要拖到明天,也不要愚蠢地等到老板开口,说那句“你什么时候做完那件事”时,才开始匆忙上阵,仓促处理未完的工作,或者四处寻找借口而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