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转变观念,没有知性力就没有竞争力(6)

发掘你的知性力 作者:夏炜


不仅如此,汤姆斯还想到饱受干旱缺水之苦的村庄不仅这一个,其他有类似问题的村庄一定也需要水。于是,他又制订了一份新的商业计划,打算将他的这套送水系统推广到全国更多的村庄,解决更多人的用水难题,每天送水几十万桶,每天为公司创造极为丰厚的利润,当然,汤姆斯自己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薪水。

从以上汤姆斯和罗伯特两人两种做法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知性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职场竞争的成败。缺乏知性力,选择用“水桶”这一简单直接的方式来工作,虽然你可以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你需要一直不停的劳作,一旦停滞下来,蓄水池没水了,你就拿不到薪水了。发掘你的知性力,不像罗伯特那样一味地卖苦力去“运水”,而是像汤姆斯利用智慧“修建管道”,尽管前期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从长远来看,这却是较为经济的办法。这需要及时转换自己的思路,需要思考优化,需要学习进取。做到了这些,你将感到工作是轻松的,高效率的,你的个人价值才会得到充分的展现,同时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领导也会因此而赏识你,成为公司今天最器重的员工、公司明天的领导。

从“消化型”业务向“知识型”业务转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的焦点曾经出现过三次明显的变化,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竞争态势。

在初始阶段,企业之间较多的是在物质领域进行竞争,比如,能源、原料、机器设备、市场范围等等。因为这一时期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小,只要在这些物质领域占有较强优势,就能赢得较高的利润,一旦竞争成功,所获得的好处会很快显现出来。

这一阶段大多数企业的生产活动对从业者的知性力没有什么要求,只需要员工用手或用脚工作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勤劳”这个概念构成了大量生产方式的基础,只要你付出的劳动越多,熟练程度越高,劳动时间越长,获得的报酬就会相应增加,加夜班或周末加班都会有相应的工资补贴。这实际上等于劳动者按照一定的酬劳标准,把自己的时间出卖给了企业所有者。在这一阶段,人们只要完全按照老板的具体指示按部就班地做事就能拿到不错的薪水。老板就像操作机器人一样,只要将工作步骤像写程序一样一一输入进去,不需要它动脑筋就能把工作做好。所以,员工之间竞争拼得是体力,而非智力。

到了第二个阶段,企业家开始认识到“物”是死的,人是“活”的,人力资源是企业中最活跃的因素。与过去大多数企业只需要员工用手工作不一样了,此阶段更多地要求员工靠自己的头脑做事而不单是卖体力,因此说,这个时代是一个知识工人或者知识生产者为主体的时代。这样,评价一个优秀工作者的标准,不仅仅是愿意执行上级的命令,更多的是能否做好自主管理。因此,人人都要将自己定位为“个人的管理者”,明确个人的使命、责任,同时还要适应新形势,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也正是这种形势的变化,才促进了一些创造发明者的大量涌现。举例来说,为了解决“怎么才能更快地收割小麦”的问题,过去人们的做法是把镰刀磨得更快,而此时人们的做法是发明一样先进的机器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联合收割机就是由此被发明出来的。因此,企业间的竞争由开始的物质资源竞争变为人力资源竞争,用尽一切方法招揽人才、留住人才成为企业竞争的主旋律。

在这一阶段智能型员工成为许多企业追求的人才,具备创造发明能力的人才成为了公司竞争制胜的宝贵财富。这类的员工就像领导的智囊团,可以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主动地应用于工作,以此弥补领导在专业方面的不足,同时还可以为领导提供某些专业方面的合理性建议。

美国通用公司为了得到一位优秀的电气工程师,在多次“挖墙脚”没有成功的情况下,不惜花费巨资,把那位工程师所在的整个公司买了过来。由此可以体会到这类人才受欢迎的程度。

到了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今天,企业管理者在竞争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人才还可以细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型人才,一类是知性力人才。两者相比较,技术型人才招来就能用,马上就能为企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益;培养知性力人才虽然投资较大、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将会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富有知性力的员工是用头脑工作的员工,他们能够对问题进行系统化地思考,将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会贯通。只有这样的员工,才能在瞬息万变的职场中经受住市场的洗礼,成为公司发展的顶梁柱、老板的左右手,同时自己也能获得很好的发展前景。可以说,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知性力人才都是企业绞尽脑汁竞相争夺的宝贵资源,现今兴起的企业顾问、业务策划、专业咨询人员、点子大王等等就是这一趋势的产物,企业要想实现利益最大化,获得丰厚的利润,就不能不依托这些知性力人才。

企业的竞争阶段不同,决定了人们努力的方向也会与以前有所不同。如果再像以前那样单纯地提供劳动力,不但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不能提升企业竞争力,反而会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沉重负担,越来越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而且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那些每天只需按照企业的固定操作流程机械、重复性的工作越来越多地被机器所代替,比如,过去人们曾经目睹过马车夫的消失;前些年,人们看到了排字工的消失;近几年,人们又看到了寻呼小姐的消失。现在,人们正在注视着速记员的消失——语音识别软件的日益完善,将使所有的速记员失业。因为机器工作的准确率更高,可以承受的劳动强度更大,所消耗的成本反而大大降低。这是人力所无法与机器相媲美的地方。

但是,人作为企业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具有机器所不可替代的优势,人具有独特的思考力,可以解决仅仅用机器所无法解决的难题,创造性地完成任务。我们应发挥人类这方面的优势,不单要用手去做,更要用脑子想方法,用智慧去工作。这是一个员工富有知性力的体现。

为什么同样一份工作交给不同的人去做,在工作条件几乎相同的情况下,有的员工不仅效率慢,而且结果也差强人意,而有的员工却能又好又快地完成?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前者只是在用四肢工作,后者时刻都在用大脑分析问题,能思考出省时、省力的巧妙方法,这样富有知性力的员工才是当今市场经济中最受欢迎的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