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提升自我,增加自身知性附加值(1)

发掘你的知性力 作者:夏炜


不成为公牛身上的乳房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位马车夫,饲养了黑色、白色两匹马,它们各拉一辆运货的马车。有一次,在长距离拉货的过程中,前面的黑马走得很快,而后面的白马故意拖拖沓沓,落在后面很远,且常常走走停停。

于是,马车夫不时把白马拉的车上的货物搬到黑马拉的车上,等白马发觉自己车上的货物渐渐被搬完了,就轻快地跑到黑马跟前,一个劲儿地嘲笑黑马说:“你就辛苦拉吧!你越是专心致志地干活,主人越是要折磨你。真是个自讨苦吃的笨蛋!”黑马不予理睬,仍然努力地拉着本来分装在两个车上的物物,负重前行。

等到了目的地,马车夫自言自语道:“既然只用一匹马就能干两匹马的活儿,我养两匹马干什么?不如只养一匹,把另一匹宰了,这样,还可把马肉、马皮卖上一笔钱!”于是,马车夫将那匹偷懒的白马宰了。

在职场中,有不少像这则寓言中的白马一样的员工,总是抱着“混”的态度工作,老板和上司都急着出业绩、见效益,而这些仿佛与他们无关,在他们看来,只要每个月能把工作“混”进去,把工资“混”到自己的钱包就万事大吉了。这样的态度对人对己都是不利的。对于自己来说,你失去的将是不可挽回的青春和个人发展的机遇,对于公司来说,你没有为公司创造任何有用的价值,也就是说,公司并没有因你的工作而受益。

对于这样的员工,日本著名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将其形象地比喻为乳牛身上的乳房,母牛身上的乳房是有用的,但是公牛身上的乳房就不知道该怎么用了,也就是说这样的员工是根本没有任何价值。听到这样的比喻,这些员工可能会产生强烈的屈辱感,但是公司从来不会相信你愤怒的眼神,它所相信的只有你创造的业绩。

我们都知道利润是任何一家公司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为了得到更好地发展,公司总要竭力实现利润最大化:一方面用各种措施激励员工创造更大的业绩,积极提拔那些为公司带来较高效益的业界精英或业内中坚,因为公司的利润与员工的业绩之间有一种正比的关系,随着员工业绩的增加,公司的利润也会随之增加;另一方面采取精简人员,尽力减少成本。因为每一家公司的管理者都知道,公司的利润和公司所提供的岗位之间有一种反比的关系:随着员工的增加,作为公司运营成本重要组成部分的人员工资也会增加,那么公司的利润将会减少。

当然,当公司效益好的时候,他们也许还能容忍你的存在,但是当公司遭遇困境、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留情地向你挥舞起裁员的大刀,将你驱赶出门。

2003年初,有一项针对跨国公司高层的调查:如果他们可以在一夜之内将公司中的所有“无用”的员工都裁掉,那么他们会裁掉多少?结果显示:这一比例在60%—90%之间!如果数据的真实性无从怀疑,我们就必须面对一个事实——没有人不可替代!当你身边出现一个比你更优秀的人时,你也难以端稳你的饭碗,成为企业淘汰的对象。

有一位网络维护人员在公司精简编制时被裁,心里很是困惑,他怎么也不能把这一残酷的现实与自己平时的表现联系在一起,终于决定亲自找经理理论一番:“我又没犯什么错,经理为什么把我裁掉?”

“你确实没犯过什么重大过失,但是谁会说‘公牛身上的乳房有什么过失呢’?”

“我明白了。”这位员工略有所悟地说,“原来自己是个可有可无的人。”

“要说你的能力并不比别人差,唯一的不足就是主动性太差,总是等着被吩咐工作,还没有等着你动手,另一个网络维护人员小王就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这位员工一听,默不做声了。

公司是员工努力证明自己能力的战场,证明自己能力的唯一法则就是业绩。不管你的能力有多高,怎么遵守公司制度,如果你没有做出业绩,给人的感觉总是可有可无的,不但不能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而且还最容易遭到淘汰,倘若你给人的印象是独一无二的,无人能替代的,那么你的前途将是难以估量的。

把薪水放在第一位,你将永远贫穷

我们每天都在紧张忙碌地工作着,而当我们停下来思考工作是什么时,许多人可能会凭着感性认识回答说:工作就是给老板打工到月底时领取薪水。这种认识是只为薪水而工作的典型表现。难道我们每天所做的努力付出仅仅是为了换取老板发给我们的薪水吗?一个人如果总是为自己到底能拿多少工资而大伤脑筋的话,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小张大学毕业后一直就职于某家公司,工作了将近10年,但是薪水跟他刚进公司时一样一点都没涨,心里感到很不平衡。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了,愤愤不平地对老板说:“凭什么我给你干了这么多年,你却一分钱也不给我涨?”

老板听了很是惊讶,接着平静地对他说:“你在公司待的时间确实不短了,但是在这10年的时间里,你的工作经验、工作能力与你新来时相比并没有多大的提升。”小张听了,很是惭愧:是啊,在自己宝贵的10年青春中,除了拿到了10年的可怜薪水外,似乎真的一无所获。

在工作中,有不少人像小张一样,仅仅为了薪水而工作,总是将自己困在装着工资的信封里,却将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可以从工作中获得的技能和经验、薪水背后可能获得的成长机会、将来的前途都忽略掉了,遇到裁员时可怜得连一点薪水都拿不到,这样的人生不是太失败了吗?

当然,也不排除这位老板对小张的评价有失客观和公允的可能,但是,在当今这个自由竞争的年代,这名员工既然能够忍受10年持续不变的低薪,就足以说明他的进取心是很差的,其业务能力也不会强到哪里去,由此可以推断,老板的判断与他的实际能力不会相差太远,或者换句话说,老板并没有委屈他。

要知道薪水只是我们所付出的劳动的一种报偿方式,除了薪水之外,工作还会使我们获得更为珍贵的报酬。譬如,挑战有难度的工作可以锻炼我们的思考能力,接手新的任务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不断地工作可以丰富我们的思想,提高我们的技能,处理客户问题可以增进我们的智慧……这些无形的报酬与微薄的薪水相比显得尤为重要,更能让我们受益终身,我们对这一点认识得越及时、越深刻,所获得的收益就越多。

也许你对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还存在种种顾虑:担心自己的努力和成绩得不到重视,每当完成一项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工作时,十有八九不会得到承认。上级很少说:“这工作干得不错!”或者同事很少称道:“好家伙,真了不起!”你可能会为此提不起精神,或者担心老板过于吝啬和苛刻,觉得那样为老板卖命很不值得,担心付出太多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从而放弃了更高的追求,变得懒惰起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