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提升自我,增加自身知性附加值(4)

发掘你的知性力 作者:夏炜


所谓知性力就是对自身和外部环境进行冷静审视、独立思考并创造附加性价值的能力,它已成为当今企业越来越看重的一种能力。尤其是在现今岗位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知性力的强弱似乎对一个人的职场生存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工作中那些缺乏知性力的人不管他曾经怎样的优秀,作出过多么突出的贡献,都难免会被淘汰出局。

老王曾经是某钟表厂的老员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生产线上给手表装配零件。在这个岗位上他勤勤恳恳、默默无闻,一干就是23个春秋。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他不仅掌握了熟练的装配技巧,而且几乎很少出现差错,工作效率常常是一般员工的两倍,因此深得工厂领导的好评,几乎每年年终评选的优秀员工、工作标兵都非他莫属。

但是,老王文化水平不算高,工作能力仅仅限于装配手表零件,在23年的时间里他只是学会了怎样把这一工作做得更加熟练,除此之外从来没有想到过改进工作,提高工作的技术含量,也没有拿手的其他技能。

后来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新形势,工厂新引进了一套完全由电脑操作的自动化生产线,许多工作都改由机器来完成,这样一来不仅生产效率大为提升,而且节省了大量成本。曾经的工作标兵老王对电脑一无所知,在工厂此次的技术变革潮流中,一下子从优秀员工变成了多余的人,最后不得不被迫下岗,失掉了20多年的铁饭碗。

从优秀员工、工作标兵到下岗职工,老王的这段经历留给我们的启示是:学习永远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如果你认为只要掌握了一技之长就可以终身无忧了,那么,你一旦遇到社会环境或工作环境的变革,就可能猝不及防。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打字员是一个很吃香的工作,但是随着打字软件的更新换代,现在打字几乎成为了一项最基本的职业能力,即便是当年最优秀的打字员也不得不重新寻找新的工作岗位了。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与其在工作中投入十盎司的汗水,不如加入一盎司的知性附加值;与其投入十分的苦力,不如投入一分的智力,让你的工作由此悄悄地发生质的变化。

对于企业来说,产品的附加值就是利润。对于职业人士来说,工作的附加值就是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如果你给自己做的每一项工作都增加“附加值”,那上司自然就会对你刮目相看。相反,如果你认为自己工作只是“打杂”,不肯用脑提高工作的技术含量,那么,如果运气好的话,上司有可能让你永远在基层“打杂”,如果不好的话,就有可能遭到淘汰。

因为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是每个企业快速提高工作效率的必然选择,这种更新换代是谁也阻止不了的。要不想在企业内部变革中遭到淘汰,你必须要有意识地多做准备,逐步提高工作的知性附加值,而且这种提高的速度比环境淘汰你的速度要快。

打个形象的比喻:一块生铁的价值最高不会超过6元钱,不管放在什么地方其价值都不会增加,但是如果把它铸成马蹄铁,它的价值就会涨到12元;如果把它制成曲别针、图钉之类的东西,就会猛升至2000元;如果你对此还不满足的话,还可以选择将其制成手表的发条,卖到16万元的高价!这就是世界旅店大王希尔顿精彩的“生铁价值论”。从6元到16万元将是怎样质的变化?

同样的道理,一块铜板的价值可能仅为9美元,但是在某位艺人看来它的价值却高达28万美元!为什么呢?他的解释是:“这块价值9美元的铜板如果制成门柄,价值就增为了21美元;如果制成工艺品,价值就变成了300美元;而如果制成纪念牌,价值就应达到28万美元。”他的想法果然打动了华尔街的一位金融家,结果,那铜板最终被制成了一尊优美的胸像——一位成功人士的纪念像,最终价值为30万美元。从9美元到30万美元其中蕴含着怎样的一种力量!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这种可以使你身价倍增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一个人的知性力。知性力是潜伏在你头脑中的金矿,它绝不是什么天才之类的独特力量和神秘天赋,运用知性力,即便从事非常平凡的工作,也会让你变得不可代替,使你获得绝对的职场竞争力。

史密斯是美国科林斯特橡胶产品公司的一位仓库管理员。在一般人看来,仓库管理是一项基本上没有技术含量、没有任何发展前途的工作,而且科林斯特公司是美国有名的大公司,这里人才济济,史密斯只是公司非常不起眼的小人物,要想出人头地,是有相当难度的。但是史密斯不甘平庸,他将自己的知性力充分地运用到工作中,反而把这份看似枯燥、无聊的工作做得非常出色。

在史密斯看来,要想在这个岗位上做出成绩,引起上司的注意,就要让上司明白自己每天都做了哪些工作,为此,他给自己规定了以下几个工作要点:

1每天都列表呈报物料的变动情况,并用红线标示接近储存量最低点的产品,提醒上司注意;

2单独列表呈报低于规定储存量的产品,以示存货量不足;

3存货过多的产品也单独呈报,让上司进行分析,以改进状况;

4标示出几个月或长期没有流动的滞销产品。

经过这样的精心设计,原来静态的仓库管理工作变得动态起来,而且也引起了上司的注意,赢得了上级的赏识和嘉奖,慢慢地他被提拔为了公司的骨干人员。

史密斯在职场上的成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没有平凡的岗位,只有平庸的员工。每一个岗位都是展示才华的舞台,大家从舞台上看到的是一个平庸的你,还是一个卓越的你,完全取决于你的知性力的高低。

在工作中,如果你的知性力得不到发掘和展现,可能你永远都是一块价值最高不会超过6元钱的生铁,永远都是一块价值仅为9美元的铜板,不但不能升值——得到升迁或高薪,而且还有可能因生锈而发生贬值,甚至被当做废品处理。但是,你的知性力一旦得到发掘,不管是对于员工自己,还是对于企业来说都将是难得的一笔财富。

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举例说,在日本,那些在快餐店工作的全职人员,大概能拿到300万日元的年薪,而知性劳动者的收入可以达到这些简单体力劳动者的3—4倍。在印度,许多从事简单的电视机装配作业的劳动者,其月薪只有90—150美元,而那些知性劳动力会领到比这些人多9倍的月薪。这就是为什么印度人都在拼命学习技术的原因所在。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那些不用思考的热门行业还会逐渐地被先进的机器所取代,面对这样的发展形势我们都应该具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如果缺乏这种危机感和紧迫感,工作只是走过场、能偷懒则偷懒,即使工作十年八年也不会有什么大的进步。因为这样的员工是没有办法创造出让人赞口不绝的附加值的,结果往往会成为人们常说的那种“年轻时还算优秀,现在连影子都找不到了”的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