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心灵磁场”怎样创造奇迹

谁能创造最好业绩 作者:吴甘霖


⊙命运的雏形先在心中形成

通过前几章的分析,对积极心念如何创造工作奇迹,甚至能改“绝不可能”为“绝对可能”,大家应该有较清晰的认识了。

现在,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创造这些奇迹的依据到底是什么。换言之,我所信奉的“运随心转”法则或全球畅销书《秘密》所倡导的“吸引力法则”为什么真实而有用。

关于这一点,《秘密》的作者是这样阐述的:

“思想是有磁性的,有着某种频率。当你思考时,那些思想就会发送到宇宙中。它们会像磁铁般,吸引所有相同频率的同类事物。

所有发出的思想,都会回到源头。那个源头,就是你!”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发现这一现象:某件事情,许多人看来绝对不可能成功,但是有关当事人却认定它会成功,并为此不懈努力,最后终于成功了。

当我们分析这样的案例时会发现,《秘密》作者的阐述一点不假:正是由于当事人有那么一种积极的思想,往往能像磁场一样,把好的运气、元素、机会吸收过来,最后取得了别人断言难以取得的成功。

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也是创造了“绝对不可能”奇迹的人。

杨丽萍出生在云南一个白族农村家庭,从小喜欢跳舞。197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正在上初中的杨丽萍被选入西双版纳州民族歌舞团,成为团里年龄最小的演员,由于表演出色,

1980年,杨丽萍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

1986年,她创作了独舞《雀之灵》,并获得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一等奖,一举成名。

她成了享誉海内外的“孔雀公主”,也因为出演张纪中导演的《射雕英雄传》中的梅超风,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照一般人的思维,她这一生当好一个优秀的舞蹈表演家就够出色了。但没有想到:她不满足停留在这个层面,而是要创造“原生态”的民间歌舞节目《云南映象》。而操作这样的项目,对她这样一个只是以舞蹈为专业的人而言,绝对是一场巨大的挑战。

1998年,杨丽萍到云南采风收集素材。她发现有些古老的山歌随着老年艺人的去世即将失传,有些土风舞蹈十分精彩,但是深藏在山村里,外界很少有人了解。

这时候,她突然感到一种巨大的使命——自己有责任抢救这些民间的歌舞精华,并相信这种舞蹈必然会得到社会的承认。

“这让我觉得很恐惧。舞蹈,是很多民族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先民们淬火而歌,汲水而舞,婚丧嫁娶都离不开歌舞。曾经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的舞蹈,现在却在濒临消亡。我为什么要搞原生态,就是要把民族的东西从最深远的地方挖掘出来,在舞台上还原。”

这是她首次不是作为一个舞蹈的创造者,而是作为一个民间舞蹈的记录者与编排者,来做一件更伟大的事情。

做“原生态”,在当时意味着很大的风险。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表演者大多数是那些从来没有在大舞台上表演的山民们。尽管在杨丽萍眼中他们是那样的出色,但是,在某些机构和人物的眼里,却恐怕是“难登大雅之堂”了。

尽管杨丽萍非常努力,尽管她那样有名气,但是,在编排《云南映象》的过程中,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还是出现了。

经过一年多的采风与一年多的排练后,《云南映象》陷入了经费困境,参与合作的云南某歌舞团看不到商业前景,也在2002年年底撤了资。

那么,是放弃吗?不!杨丽萍绝对相信自己的眼光。她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并变卖了在大理的房子,甚至为此拍广告、走穴,来弥补费用。最终,这场融合了云南10多个民族的文化、歌舞创编的《云南映象》与观众见面了。

《云南映象》轰动全国,可谓表演到哪里,就火到哪里,并在中国舞蹈最高奖——“荷花奖”比赛中一举夺得5项大奖。

由于对民族文化原汁原味的演绎,《云南映象》成了原生态舞剧的典范。

《云南映象》从不被看好,到轰动全国,作为其灵魂人物的杨丽萍,有什么成功心得呢?

“不管别人怎样不看好,但我之前早就想到我一定能成功。因为它早就活在我的心里!

“有人以前不看好《云南映象》,但我深信它是有魅力的,不仅因为它表现的是全人类共通的东西,它是上千年的积累,一定有世界性,而且我坚信:高品位的艺术品也有市场,像民族歌舞就很有商业价值。

“不仅如此,我对自己也很自信:别人跳的是舞,我跳的是命。我发现了这么好的东西,以‘跳命’的姿态去将它们表现好,怎么可能不成功呢?”

从她的感受中,我们可以看到愿望的力量、信心的力量、使命的力量。与此同时,结合对众多成功者的总结,我觉得我们还可悟出一个很重要的道理:

“命运的雏形往往先在内心形成。”

“假如你拥有足够的心念,你就能创造一个强大的‘心灵磁场’,吸引外界的好运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