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道法自然,长寿不难(9)

易经养生全书 作者:曾子孟


当然,进补也要辨证进补,而且不能过量,过犹不及。有的人常年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湿邪重,如果这时用鹿角胶、阿胶来滋补,服过之后,不但效果甚微,反倒加重了消化不良等症状。因为鹿角胶、阿胶属于典型的补阴药材,本来就湿邪重,再补这些滋腻的养阴之品,就会使长期处于“虚弱”的胃肠不能承受,惹怒湿邪,导致消化功能紊乱。所以初秋进补一定要清补,与过于滋腻的食物“划清界限”。

为了补脾健胃,进补内理的同时,还可以结合经络外调,按摩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这个穴位和脾胃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经常按摩这个穴位可以补脾健胃,增强免疫功能。

处暑防秋乏,每天多睡1小时

处暑在公历8月22、23或24日,秋高气爽,身体感觉比较舒服,但是很多人会觉得疲乏无力、精神困倦,这就是常说的“秋乏”。这是因为在炎热夏季人体消耗了过多能量,失了“老本”,而进入秋季后,体内代谢要逐渐恢复到原有的平衡状态,身体一下子不能适应,那些潜伏在夏季的症状就会出现,“秋乏”也就在所难免了。那么,如何才能适应“秋乏”呢?

夏天昼长夜短,天气闷热,人们往往习惯晚睡,但是处暑后温度转凉,要尽快养成早早卧床休息的习惯,尽量争取晚上10点前睡着,只要每天睡眠时间比平时增加1个小时就好。

当然,睡得早还要起得早,这样才能提前进入“备战”状态。如果条件允许,尽量要午休,这样利于化解困倦,特别是老年人更要午休。人到老年,气血阴阳俱亏,往往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而中午12~13点,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老年人一定要入睡,这样才能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现代人嗜吃肉食、油腻食物,这种体质往往偏酸,久而久之,就会被精神不振、睡眠不佳、情绪急躁等问题困扰。因此,最好吃点碱性东西来消除疲倦感,番茄、茄子、土豆、葡萄和梨等蔬果类食物都可以帮助身体克服疲倦。另外,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食物,比如辣椒、生姜、花椒、葱、桂皮及酒等,因为这些食物容易加重秋燥对人身体的危害。

白露防秋燥,枸杞菊花茶保全家健康

白露节气在公历9月7、8或9日,此时天干雨少,人体易遭受燥邪,出现口干、鼻干、咽干、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养生一定要注意防秋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