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齐国管仲在“任而复以小人参之,害霸”中提到了不能重用小人,信任要选择对象。这句话在领导用人的时候特别适用,领导只有相信忠实、可靠、有才、有能的人,才能做到“你办事我放心”。领导一旦将宝押在了小人身上,将导致不可预料的后果,因为小人的本质,即使再有能力,他们也是靠不住的。“亲贤臣,远小人”,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可是真正要做到却不容易。
光绪皇帝一生的悔恨就是因为把宝押在了两面派人物袁世凯身上。1898年戊戌变法因为触犯了广大守旧派的既得利益,引起了各种旧势力的强烈不满。在形势极其危急的时候,光绪帝密诏曾发誓“誓死拥护光绪皇帝”的袁世凯入京,共商大计。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袁世凯这人狡诈阴险,是个十足的小人。在甲午战争前他是张謇的得意门生,但他却暗中投靠张謇的死对头李鸿章,因而被李认为是“唯一可用的人才”,他才得以发迹。光绪帝甚至都没有查清对方底细就给予了他充分的信任,原指望袁能“护驾”把西太后弄下台,不想他却反咬一口,向其告密。一眼看错,满盘皆输!光绪皇帝的一生就这样毁在了袁世凯这个小人身上!
确实,人性是有弱点的,理性和感情很难分开。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在选人任人时,往往会优先考虑那些看着顺眼,与自己比较接近,会说话又会来事的人。而每个领导身边又总会有这么几个人,他们手段相当高明,能做到奉承而不露声色,拍马屁让人怡然自得而不察觉,就像金庸笔下的韦小宝一样,可是却不一定有韦小宝对康熙的忠心和义气。他们利用你的信任得到职位以后,不能担当重任,还总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猜疑,是领导用人原则中的大忌。但是,这种信任不是盲目的、无根据的,而需要经过仔细的观察和审慎的考虑来选择对象。还有的领导仅仅以教育程度与工作能力作为任人信人取舍条件:此人是否有理念、有眼光?是否善于表达,敏于应变,长于沟通?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关系?然而,他们都忽略了很重要的一个问题:调查此人是否确实可靠。
这里有两宗历史上的案子,一是战国时的赵孝成王错用了赵括,二是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错用了马谡,归结到一个核心的问题上,就是用人失察。
赵孝成王听信谗言,拿赵括换下了老将廉颇。赵括的母亲深知儿子的毛病,当即就向赵孝成王上书,说:“赵括这小子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好纸上谈兵。大王用他为大将,我们一家大小遭了灾祸还在其次,怕的是连国家都要断送在他手里。”赵孝成王听不进良言劝告,坚持让一个没有上过战场的毛头小子挂上了将帅的旗号。果不其然,长平一战,秦军诱敌深入,将四十万赵国士兵尽数活捉,最后全部坑埋,而赵括自己也死于乱军之中。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无独有偶,话说白帝城刘备托孤之时,曾单就马谡这个人提出自己的质疑,他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并要他“细察之”。事实上,马谡也并非碌碌之辈,他自幼熟读兵书,胸藏韬略,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就采纳了他“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策略。可叹的是他夜郎自大,好高骛远,可叹的是诸葛亮被他的表象所蒙信错了人,竟然将防守街亭这样一个身系全军安危的重任交给了他。街亭失守,其罪不在马谡,而在主帅诸葛亮。
作为智者、人杰,诸葛亮是识人、用人的高手,抛开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特定的历史背景来说,诸葛亮对马谡的认识,还是缺乏深层次的了解,在信人上超过了极限。因为惜才、爱才,加上马谡本身有一定的能力,于是在对马谡的使用上,孔明出现了情感上的倾斜,这斗胆一试的心里让他下了平生最臭的一步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