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下属不执行命令怎么办(1)

每天学点领导学 作者:文征


当领导的在老百姓看来从来都是威风凛凛,颐指气使,无所不能。问到“下属不执行命令怎么办”这种问题,竟然有人忍俊不禁:“当下属的,服从命令天经地义,谁敢不从,开了他啊。”事实却没那么简单,尤其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如果下属只是执行命令时喜欢自作主张,跟领导唱唱反调,又不犯什么大错,领导也不能随便开除他们。

但话说回来,“命令”作为领导对下属单方面的特权,仅以此方向而言,这是不平衡的。当领导在下达命令时,下属可能并不臣服,但反过来,下属又不能本末倒置地命令领导怎么做以利于自己工作的开展。有的下属在接受命令时不经过大脑,唯领导命令是从,相信这也不是领导想要的结果。

一个团队、一个集体,不能一潭死水,没有一点不同的声音出现。这种声音,既可以是正面的响应声音,也可以是负面的反对声音,否则就会是“一言堂”,就会像“大跃进”、“文化大革命”那样,犯下大错误,像那种“振臂一呼,万众齐应”的局面,往往孕育着莫大的危机。正面的响应支持固然可以坚定信心、鼓舞斗志;负面的反对声音则可以让领导保持适度的冷静,避免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过度。但绝不能让难管的下属肆无忌惮,若对他一点办法都没有,让他骑在领导的头上,那么领导的威信就会大受影响,工作成绩也会大打折扣。

对于不执行命令的下属,领导必须弄清事实。据专家分析,下属闹事,有很大一部分是心理原因,如果平时领导疏忽了和下属交流,对下属心中的想法不甚了解,下属怨怒的心态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做出拒不执行任务的举动。这时候作为处理问题的领导者,必须静下心来认真倾听下属的心声,弄清事情缘由、是非曲直。

心理学上说一个情绪激动的人站着说话最易引起冲动,碰到针锋相对的场面领导自己要保持理智,最好想方设法让对方坐下来再沟通,这样也显示了对他的尊重,能缓和气氛。

沟通时要使下属了解错处。或许对方会提出辩解,这时候领导必须认真倾听,争取从他的辩解中发现他的误解之处。一旦有夸大其词、歪曲事实的嫌疑,应立马指正并令其仔细思量。在这个过程中领导没准会发现意外的创新之法,这时候要坦诚接受,不可固执己见,以势压人。但辩解终究是辩解,必须命令其不可再犯相同的错误。如果碰到难缠的下属,则必须事先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认真为“辩论”打好腹稿,临“战场”时才不至于太被动。

完全不听下属的辩解是不近人情的。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只是单方面地命令而不提供解释的机会,对方必定会觉得不公平。若下属只说些毫无意义的理由,说明他的内心此时已有些纷乱,此时预留一点余地给对方是一种美德。《孙子兵法》中就曾提到要事先预留敌人的退路。谈话的结尾要明确表态,当场解决问题。对于主动承认错误的下属,可给其改过自新的机会;对于拒不反省者,要严惩不贷。

如果一个下属不执行命令,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他念一念“紧箍咒”,对他慢慢引导、交心,促使其发展和进步,为你所用;但如果是一群呢?不妨惩一儆百。该红脸的时候红脸,该白脸的时候白脸,让下属看看自己不可触犯的一面,更能树立领导的威信。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做过一个试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一辆的车牌摘掉,顶篷打开,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摆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还安然无恙。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